-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61G/2025-00206 组配分类: 济教办字
- 成文日期: 2025-06-13 发布日期: 2025-06-13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 统一编号:
- 标题: 济南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济南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济教办〔2025〕10号 有效性: 有效
各区县教体局,直属各学校(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
现将《济南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5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济南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和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27年,教育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更加完善,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增,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的发展格局。
一、实施学前教育固本强基培优提质行动
(一)加大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举办为公办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稳步探索免费学前教育。
(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坚持保教结合、教养并重。深入推进游戏活动实验区、实验园和科学保教引领区、引领园建设。科学实施幼小双向衔接,全面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每个区县至少配备1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积极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到2027年底,80%的区县实现创建目标。
(三)建设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稳步提高在编教师占比,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加强园长队伍建设,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培育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专家队伍。
(四)加强幼儿园监管。落实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立体化、多角度、全覆盖。实行民办幼儿园收费纳入备案银行账户监管,防范退出风险。
二、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优质均衡行动
(五)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以区县为单位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义务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在平稳度过小学在校生高峰期后,探索试点35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
(六)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到2027年底,所有乡镇驻地学校达到省定Ⅱ类以上办学条件标准。办好需长期保留的乡村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小而美”“美而优”的乡村特色学校。支持市区优质初中对口帮助乡镇初中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七)实施集团化办学2.0工程。实行全市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登记备案制度。中小学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等,须报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并登记合作主体、合作期限、合作模式、合作具体内容等信息,报市教育局备案。未经登记、备案,中小学校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等信息。到2025年底,完成全市集团化办学登记、备案。建立以增值性评价为主、成员校与牵头校办学质量挂钩的集团化办学评价体系。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支持教育集团内部在不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坚持公平的前提下,开展有益于促进管理、师资、学生充分交流的办学探索。推广一批小学、初中、高中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
(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优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提前推动创建工作。到2027年底,60%的区县实现创建目标。
三、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优质特色行动
(九)扩大公办高中学位供给。实施新高中建设,推进盛福片区高中、雅鹿山高中及一批新规划高中建设。2025年,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按照“能增尽增”的原则,有序扩大招生计划。结合县中发展振兴,积极探索区县属公办高中试点面向市区招生。积极探索中职学校转设综合高中或设立综合高中班。
(十)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实施《济南市民办普通中小学校积分管理办法》《济南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达标行动实施方案》,以评促建,促进公办、民办高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对高校专业调整、招生政策、计划投放等专项研究,及时优化高中办学导向。积极探索公办高中与中职学校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促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十一)促进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充分挖掘驻济高校资源,支持“双高(高校、高中)”联合育人,积极探索驻济高校与市属公办高中合办附属中学。加快创建省市级特色高中和学科基地校,试点推进科技高中建设,到2027年底建成至少2所科技高中。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将推荐生、自主招生稳步整合为综合评价招生,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生双向选择的自主权,释放办学活力。
四、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融合发展行动
(十二)加强特殊教育协同联动。印发《济南市建设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建立教育、财政、残联、妇联、民政、卫健等多部门联合的特殊教育工作协同机制,聚焦各部门职责分工,集中优势资源,形成特殊教育发展合力。落实区县主体责任,加强家校社协同,每个区县建强、办好1所特殊教育学校。
(十三)促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到2025年底,全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到省定标准。推动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学前班,联合区域内公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试办中职班。探索优化特殊教育学生随班就读学业水平评价方式,试点在计算接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班级的平均分时,特殊学生成绩“只计入分子,不计入分母”,提高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生的积极性。在普通中小学校开展特殊儿童友好教育,营造包容、悦纳特殊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特殊教育学校单列市级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名额。
五、实施综合改革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行动
(十四)深入推进“五育融合”。试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控省级示范区建设,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监测准确度。持续开展“最美舞台”“最美主场”“泉悦读”“泉城教育少年说”等活动,深入推进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和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式培养改革。印发实施《济南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到2025年底,实现区县家校社“教联体”全覆盖。印发实施《济南市新时代劳动教育行动方案》,开展时代化、生活化、实用化的劳动教育。
(十五)促进课堂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促进学段贯通、学科融合。鼓励各区县构建以课标为基础,以素养为导向,以生活案例为素材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支持各中小学校,优化集体教研、集体备课,探索运用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教学媒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前导学案、教案、课后作业设计指导与监督,杜绝导学案和教案形式化、照搬照抄等问题,避免作业重复性、机械性、低质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十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科学设置教师招聘岗位,配足配齐体育、艺术、科学等师资短缺学科教师。探索招聘“一专多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四大行动”,健全名师名校长“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机制改革,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逐步实现县域内师资优质均衡配置。
附件:《济南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
《济南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重点任务 | 完成时限 |
1 | 学前教育固本强基培优提质行动 | 用好“优质园+”发展模式,推进游戏活动实验区、实验园和科学保教引领区、引领园建设。 | 2025年 |
推动“园长能力提升”“教师发展工程”两大工程,培育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专家队伍。 | 2026年 | ||
① 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举办为公办幼儿园,持续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 ② 80%的区县实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目标。 | 2027年 | ||
2 | 义务教育强校提质优质均衡行动 | ① 支持市区优质初中对口帮助乡镇初中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② 实行全市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登记备案制度,完成全市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登记备案。 | 2025年 |
① 建立以增值性评价为主、成员校与牵头校办学质量挂钩的集团化办学评价体系; ② 推广一批小学、初中、高中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 ③ 打造“小而美”“美而优”的乡村特色学校。 | 2026年 | ||
① 探索试点35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 ② 所有乡镇驻地学校达到省定Ⅱ类以上办学条件标准; ③ 60%的区县实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目标。 | 2027年 | ||
3 | 普通高中内涵建设优质特色行动 | ① 全市公办普通高中按照“能增尽增”的原则,有序扩大招生计划; ② 探索区县属公办高中面向市区招生; ③ 探索中职学校转设综合高中或设立综合高中班。 | 2025年 |
① 推进一批新规划高中建设; ② 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推进高中阶段综合评价招生; ③ 加大支持县中发展力度,开展薄弱学校帮扶共建。 | 2026年 | ||
① 推进省市级特色高中和学科基地校建设,建成至少2所科技高中; ② 探索公办高中与中职学校推进职普融通。 | 2027年 | ||
4 | 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融合发展行动 | ① 印发《济南市建设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 ② 全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到省定标准; ③ 推动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 2025年 |
① 推动每个区县建强、办好1所特殊教育学校; ② 促进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学前班; ③ 探索优化特殊教育学生随班就读学业水平评价方式。 | 2026年 | ||
① 深化特色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提升行动,促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② 鼓励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试办中职班。 | 2027年 | ||
5 | 综合改革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行动 | ① 深入推进“五育融合”,持续开展“最美舞台”“最美主场”“泉悦读”“泉 城教育少年说”等活动; ② 印发实施《济南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实现区县家 校社“教联体”全覆盖; ③ 印发实施《济南市新时代劳动教育行动方案》。 | 2025年 |
① 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促进学段贯通、学科融合; ② 鼓励各区县优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 ③ 推进“新课堂”“新备课组”建设,强化导学案、作业设计指导与监督; ④ 科学设置教师招聘岗位,探索招聘“一专多能”型教师。 | 2026年 | ||
① 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四大行动”,健全名师名校长“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 ② 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逐步实现县域内师资优质均衡配置。 | 2027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