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61G/2022-00262 组配分类: 办公会议
  • 成文日期: 2022-06-03 发布日期: 2022-06-03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
  • 标题: 济南市教育局召开2022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议
  • 发文字号:
济南市教育局召开2022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议
信息来源:济南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22年6月2日,济南市教育局召开2022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议。

会议审议了《关于<2022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细则>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确定,2022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内容主要为2021年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和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教育保障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情况;2021年评价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2022年上半年教育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情况等7方面内容。

2022年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除完全保留省对市履职评价细则和分数外,单独增加我市教育重点及特色的评价内容和省单独考核市级经处室沟通后可以考核区县的评价内容。市级单独增加的计分办法22条,共计30分,因此市对区县履职评价分数共计130分。判定评价等级时折算为百分制,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得分90分(含)以上为优秀,75分(含)至90分为良好,60分(含)至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对行政区域内出现《年度评价结果降低等级认定情形的界定》所列情形之一的区县政府,年度评价结果降低一个等级予以认定。为强化区县疫情防控工作考核,年度评价结果降低等级认定情形中我市在指标3中增加了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评价结果降低一个等级予以认定内容。


会议审议了《关于编制<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指导意见>有关情况的汇报》

会议认为,教育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教育衔接工作,符合国家导向、学生需求和教育遵循。基础教育处依据国家、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结合我市教育衔接工作实践,在多次研讨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出台“全学段”指导意见,搭建“引桥”。今年起,全市系统推行“泉引桥”工程,全面实施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全学段教育衔接。在各学段之间,搭建教育“引桥”,将每个学段结束后,学生毕业的“空档期”变成新学涯的“准备期”,将教育主体的“换挡期”变成育人延伸的“有为期”,真正尊重人发展的连续性,遵循学习的渐进性,彰显育人的统一性,落实国家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质量改革发展的要求。(二)给出“场景化”实施建议,扩展“桥基”。每个学段衔接的实施建议都聚焦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4个维度,从升学准备与入学适应2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列举具体表现,给出“场景化”教育建议,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一种可能问题的预先告知和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推进一校一策、一生一案,探索适合各学段和学校、各家庭和学生的教育衔接模式,扩大衔接空间、创新衔接路径。(三)提供“双主体”操作指南,双向“奔赴”。教育衔接“泉引桥”工程倡导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学生都要树立科学衔接意识,增强教育理解,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育引导等方面“双向奔赴”,对同一个“场景化”发展目标,都从高低学段的学校(幼儿园)上下两个主体,分别设置操作指南。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切实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状况,促进各学段教育衔接更加科学、过渡准备更加合理、学生适应更加良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更加有效。


会议审议了《关于<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起草情况的汇报》

《济南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包括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部分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四项内容。指导思想部分主要是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方向。工作目标部分主要明确了3-5年内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努力方向。主要任务部分主要提出了明确教研职责、加强教研体系建设、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创新教研工作内容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部分明确了加强教研工作组织领导、加大教研经费投入、强化教研督导评估三个方面的工作要求。附件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明确了基础教育教研员的专业标准。

《实施意见》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了3-5年的工作目标。建设富有活力的教研机构,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研队伍,形成科学合理的教研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建立起富有济南特色的新时代教研体系,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基础教育研究高地,建设面向未来的济南教育智库。二是明确了教研的四个职责定位。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三是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基础教育教研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研深度融合,探索打造教研、巡课、共享、互动、诊断、评价为一体的线上教研济南样板。借力信息化推动学科融合教研、集团办学教研、校际合作教研、项目化教研、共同体教研、学段衔接教研,探索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特色多元、效果显著的济南教研新样态。四是突出教研员队伍管理建设和考核评价。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严把教研员准入关、加强教研员作风建设、落实教研员专业标准、打通专业发展关键路径、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激励交流与退出机制六个方面,全面加强新时代教研员队伍建设。五是聚焦提高教研水平。突出课程实施研究,强化“全面育人”。加强关键环节研究,凸显“五育并举”。创新教研科研方式,实现“三个转型”。构建新型教育智库,强化“三类研究”。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