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联播

章丘区: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 打造校地命运共同体

发布日期: 2025-08-25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章丘区充分发挥高校集聚资源优势,深化校地协同机制创新,有效破解供需对接不畅、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校地融合深度与效能显著提升。目前,区内16所高校、16余万名师生的科教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和利用,230余个校地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生效,高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形成了校地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突出顶层设计,倾力画好同心圆

一是坚持长效化合作。组建由区委、区政府统筹规划,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协调推进,相关部门、驻章高校、重点企业共同参与的校地协同创新机制。2025年以来,推动15项高校科研成果与本地企业达成转化意向,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二是坚持常态化联动。围绕人才服务、文化共建、就业创业、科技合作、规划建设、安全保障等6个重点领域设立专项工作组,创新实践“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政府引导、平台运作”的深度融合路径,以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优质项目落地5个。三是坚持一体化推进。每年顶格召开校地合作创新发展大会,破解合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2025年6月召开章丘区校地合作创新发展推进会议,校地合作项目8个集中签约,空天信息大学明泉教育基金揭牌成立。

二、强化精准服务,聚力架好连心桥

一是健全服务机制。建立驻章高校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区级领导对口联系一所高校,通过定期联系走访,协调破解难题、深化校地合作,构建起“需求收集—任务派单—限时办结”的服务闭环,有效推动政策与服务直达高校。二是对接服务需求。紧紧围绕全区“十五五”规划编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精准识别校地在技术攻关、人才供需等方面需求,系统建立涵盖114个科研团队科研平台、97个拟服务章丘项目和21个特色服务项目在内的驻章高校特色优势资源库。三是提高服务质效。建立健全精细化任务台账管理制度,对高校诉求实行精准建档、动态跟踪、限时办结。累计帮助高校解决土地手续、建设项目等遗留问题16个,依法协调推进综合楼、实训楼、宿舍楼等11个基建项目顺利建设。

三、坚持项目牵引,合力唱好协奏曲

一是唱好产教联合协奏曲。依托驻章高校科研团队、平台及实践基地等资源优势,通过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协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明水经济开发区共建“明水经济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年培训员工3000人次,联合攻关技术难题23项。二是唱好融合育人协奏曲。实施“科技副总”“产业教授”“一人双岗”等柔性引才机制,目前已引进60余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蓝海领航共建实践基地,年输送ICT人才200余名。三是唱好协同攻关协奏曲。深化校企产学研融合,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齐鲁师范学院创新团队与合作企业突破耐磨橡胶新材料关键技术,降低设备损耗率40%,成功转化新型绿色肥料技术,服务12个农业合作社实现增产15%。

四、聚焦生态创新,全力奏好大合唱

一是开展文化交流。持续搭建校地互动桥梁,开展“高校学子看章丘”研学活动85场、“促交流 共发展”进高校系列宣讲活动40余场,举办大学生短视频大赛、李清照诗词创作赛、驻章高校大学生歌唱大赛、驻章高校篮球联赛等品牌赛事活动。二是帮助学子就业。联合各高校举办毕业生校园双选会40余场、专场精品招聘会15场。深化开展校企精准对接,组织高校深入重汽、山大地纬、可口可乐等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38场。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实施“百脉英才磁聚”计划,高效落实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推进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一体化建设,全链条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目前驻章高校汇聚博士900余人、硕士4100余人,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1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