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61G/2025-00282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 成文日期: 2025-06-27 发布日期: 2025-06-27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
- 标题: 【政策解读】《济南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近视防控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 发文字号: 济教办〔2025〕11号
一、制定背景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中央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民族未来发展和亿万家庭的幸福。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仍普遍存在日均体育活动时间不足、运动技能系统性欠缺、超重肥胖率持续攀升等突出问题。《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若干措施》(鲁教体字〔2025〕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安排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推进落实省厅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措施要求,市教育局研制了《济南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近视防控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二、政策依据
依据《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若干措施》(鲁教体字〔2025〕1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字〔2022〕56号)《济南市教育局等9部门关于印发济南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教发〔2024〕22号),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本《措施》。
三、出台目的
本《措施》的出台旨在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近视防控工作活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发近视率逐步下降,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美好期盼,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济南智慧与实践路径。
四、重要举措
一是明确目标引领。围绕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和近视率下降目标,压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构建校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近视防控工作责任共同体、城乡联合体,创新家校联动、教卫协作工作机制,打造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和近视防控优良教育生态。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增加体育课时,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实施分层教学和差异化指导,保障体育课合理的运动负荷。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纳入重点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体质测试和运动技能评估,推动形成“以赛促练、以评促教”的良性机制。探索建立突出过程监控的幼、小、初一体化网格式触点管理体系,健全视力筛查色标预警工作机制,实现精准监控,精准溯源,精准干预,为有效降低新发近视率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强化薄弱攻坚。将学生肥胖率和中学男生“引体向上”项目作为攻坚项目,制定专门的工作指引,强化定期监测,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个性化工作措施,实施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力求学生近视率下降,上肢力量提升。
四是强化考核评价。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和近视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直属中小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建立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给予红黄牌警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市表扬。
五、本级政策与上级的异同、特点
相同点:在增加体育课时方面,均要求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开设3—5节体育课。在课时保障方面,均要求建立体育课表备案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保障活动时间方面,均鼓励中小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锻炼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锻炼时间不少于10分钟,适当延长小课间休息时间,严禁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在考核评价方面,均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考核。
特点:与上级工作举措比较,本《措施》通过责任清单的方式,细化了过程控制,强化了考评助推。增添了近视防控工作措施,创新建立了近视防控网格式触点管理体系和色标预警工作机制,构建起“目标引领、清单落实、考核评价”三维联动工作体系,打造了“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庭参与”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网络,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体质健康促进和近视防控工作模式。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教育局体卫艺处
咨询电话:0531-51708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