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237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6-23成文日期:2025-06-23

标题

关于规范济南市机器人编程课外辅导市场 建立系统的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的建议

提案者

王爽

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6-23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济南市机器人编程课外辅导市场 建立系统的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多次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济南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校内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校外着力规范科技类教育培训市场,在加强培育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青少年群体的同时,减轻家庭负担。

一、规范科技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秩序

(一)建立科技类培训机构准入机制

2022年,济南市教育局转发《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规定(暂行)〉的通知》(鲁教监管字〔2022〕4号)。2024年,济南市教育局等9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济教发〔2022〕11号)。2025年初,省教育厅等6部门结合科技类教育培训市场的实际情况,对科技类培训机构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济南市再次会签并转发,并做好政策解读,督促各区县抓好文件的贯彻落实。以上文件,从举办者、机构名称、开办资金、场地设施、机构章程、管理制度、党组织建设、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法定代表人、行政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设立审批、安全管理、招生管理、资金监管、培训内容与计划等方面对科技类培训机构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满足以上标准方可开办科技类培训机构,对科技类培训机构的准入审批和日常监管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二)实施价格公示制度

通过多种方式,对科技类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和收费公示行为进行监管。一是联合地方金融监管等8部门转发《山东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明确提出对预收费从资金流入、资金沉淀、资金划拨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实现“应托管、尽托管”“消拨同步”,将非学科类和学科类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部纳入监管。二是严格落实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周期、收费时长、收费标准和收费公示等要求,要求机构将收费价格、标准等信息在机构显眼位置公示,方便家长知晓收费标准。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预收费资金放进“保险箱”、加上“安全阀”。

(三)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创新积分管理机制,分类施策动态管理

2022年11月1日,济南市教育局在全国首创《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积分管理办法》,以“驾照式”积分理念为核心,建立起“多维度、多层级、多类别”校外培训机构积分管理体系。明确积分标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进行量化赋分。积分结果与校外培训机构年度检查、“黑白名单”评定紧密挂钩。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每月向社会公布1次“白名单”和“重点监督名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合规优质机构提供了便利。自积分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济南市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机构订单量从最初的5331个上涨到2024年全年的35万个。2023年1月,济南市教育局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积分管理的有关做法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2.实施信用等级管理,激励诚信惩戒失信

为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监管机制,鼓励诚信经营,打击不诚信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济南市教育局充分运用公共信用评价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健全评定指标体系,组织各区县积极申请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账号,专人负责,定期查看机构信用等级。对信用等级高的A+、A级机构,适当减少检查频次,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列入学校课后服务优选名单;对信用等级较低的机构,则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频次和监督指导力度,必要时对其采取约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

3.全面实行星级评定,树标立范引领发展

在强化监管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济南市教育局探索开展星级评定树标立范,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通过以强带弱促进整体提升。在星级评定工作中,主要从依法办学、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办学质量等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45个赋分项对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并最终确定其星级。星级评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培训机构的规范办学、诚信守法、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标杆引领和示范带动下,一批优秀校外培训机构异军突起,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四)加强对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力度

一是持续完善济南市“双减”举报随手拍平台,做好举报线索收集及处置工作。在济南市教育局及15个区县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号公示举报二维码,并要求全市20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在显著位置张贴明白纸及二维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共收到违规培训线索1482条。按照“接诉即办”要求,举报线索均已处置到位。二是组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市区两级社会监督员在“双减”政策宣传、培训机构规范办学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将校外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形成“网格吹哨、部门即到”联动治理工作机制。在做好线下整治的同时,强化线上监管。四是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自2021年起,各区县多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714次,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8893次检查,对2422家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查处,期间取缔违法校外培训机构1930家,行政处罚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492家,行政处罚金额达150余万元,对各类违规办学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二、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

济南市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始终坚持把科学教育作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引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构建组织体系、资源体系、衔接体系和课程体系四大工程,不断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全市域推进、全学段贯通、全学科融合”的发展特色。

为推动各区县科学教育统一规范提升,济南市教育局出台了课程、教学、评价等系列地方标准和指导意见,打通课程落地“最后一公里”

一是研发科学教育课程。制定《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手册》、《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指南》等地方标准,指导中小学校,开发带有济南本地特色的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校本课程4299门,参与学生80.2万人次(比如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利用我市丰富的泉水资源,在黑虎泉畔开展水文研究、地质考察等科学教育课程;再如济南槐荫区弘雅学校利用济南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开发了《岩石的奥秘》校本科学课程,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实地考察实践,收集相关化石在校内建成了校园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二是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承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化实施科学教育分科课程试点”工作,组建1个市级、15个区级、45个校级“跨学科融合教研组”,初步建构了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知识图谱,并融合科学领域不同学科开发设计了多项跨学科主题案例,每月定期组织课堂教学展评,指导中小学教师“上好一堂科学课”“上好一堂实验课”。三是配齐配强科学教师。小学科学教师、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和科技辅导员实现三个100%全覆盖,逐年提升科学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目前小学占比5%,中学占比17%),确保2026年实现每所小学至少具有1名硕士及以上学位科学教师。同时,采取专家引领、网络研修、科研跟学、外出考察以及专业技能考核等方式,抓科学教师培训实效,为全市912所中小学校培养一批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方法正确、能力突出的科学教师,引领学校科学教育工作。四是完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制定出台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办法,聚焦教师专业素养、课程实施质量和中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三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中小学科学教育成效监测难、评价难的问题。

三、实现校内外教育有机衔接

2017年,济南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课后服务。2023年,济南市教育局出台《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引导优质培训机构进校园对孩子进行课后服务。对于优质的科技类培训机构,按照相关政策,可由区县教体局遴选后,将机构名单推送至辖区内中小学,由中小学自主选择机构入校开展科技类培训。

此外,济南市教育局定期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引导校内校外教育有效衔接。2025年,全市举办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设置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乐高专项等6大类24个赛项,吸引全市6063名学生提交5285件作品,经学校、区县选拔共有563件作品参加现场比赛,参与人数和作品数量均再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我市学生对科创教育的高度认同和参与热情。

四、提升家长教育认知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济南市教育局通过发布消费提示、宣传片、动画条漫等多种方式,用好家长群、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家校沟通渠道,通过市教育局网站公开办公电话,为来咨询的家长做好解答问题服务,解读“双减”有关政策,加强对学生家长消费教育指导,增强学生家长消费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消费保护意识,安全责任意识,有效避免消费陷阱,组织有关新闻媒体积极正面发声,大力宣传“一课一消”的重大意义,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监督。

在每年寒暑假前,济南市教育局都会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合理选择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购课、交费、签订规范培训合同,审慎支付培训费用,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每个月,济南市教育局官方网站都会更新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以及举报电话、电子信箱。此外,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发布了“校外平台家长端”APP使用指南,方便家长查询,就近选择有保障,信任感强的有证机构。其中天桥区发布“天桥区14个街道校外培训联盟样板区域公示”,在“样板图”上标注了绿(优秀),黄(良好)、红(警告)三种颜色的彩灯,方便家长按灯显示“择优”选择。发布“沙画宣传片”,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维护其合法权益。

同时,济南市教育局重视向基层开展科学教育理念的科普宣传。今年,由济南市科协指导,济南市新联会、市中区科协主办的“家门口的科学教育”项目启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进一步巩固中国科协试点项目工作成效,持续探索服务社区科普工作路径。通过项目实施,将广大社会科普教育资源引入社区,为青少年及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科普服务,推动济南市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五、下一步思考

近年来,虽然济南市教育局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校外科技类培训市场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科学教育课程开发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校外科教资源利用还不够充分;校外科技类培训机构市场良莠不齐,仍需加强分级分类监管力度等等。

下一步,济南市教育局将针对存在问题,继续加强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等系列地方标准和指导意见,指导中小学校开发一系列更优质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二是积极汇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各方教育资源,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推动更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通过课后服务进入校园,实现校内外科技资源整合和统筹调配,更好的满足中小学生多元化的科学教育需求。三是推动山东省教育厅和济南市教育局关于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进一步落地落实,让更多优质科技类培训机构进入校外教育培训市场。四是充分利用市民热线、省市两级“随手拍”、全国平台等社会监督渠道和责任督学、社会监督员等监督力量,加强对违规开展科技类培训的查处力度,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市场。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