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184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5-12成文日期:2025-05-12
标题
关于推动数字时代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提案者
农工党济南市委会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5-05-12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数字时代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济南市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的深切关注与积极献策。该提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青少年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对我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联动,制订出台行动方案
2019年11月,市教育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22个部门出台了《济南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强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指引。2021年11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教育等13个部门出台了《落实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在全市部署开展心理健康宣教行动、环境营造行动、健康促进行动、关爱行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服务体系完善行动等六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二)优化服务,拓展心理健康服务内容
一方面,全力支持心理援助热线建设(12356、12345),依托市精卫中心承担热线服务,设置专职人员4人,7*24小时提供心理疏导、情感调适、危机干预等各项专业服务,累计为10000人次提供电话心理咨询服务。全市15个区县设立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心理援助平台建成率100%,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为中小学生抑郁、焦虑、成瘾行为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等服务。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多渠道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在全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宣讲活动。2024年开展心理健康讲座22场、团辅活动7场、义诊活动33次,服务1200余人次。在中高考期间,与山东广播交通电台合作开通心理服务专线,面向考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三)医教协同,积极推进医教机构合作
在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青少年教育基地”,承接济南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面向中小学开展健康宣讲、心理咨询;与长清十余所高校建立心理服务“高校联盟”,协同教育等多部门推动学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推动医疗机构与学校共享健康服务资源,共同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强化医教协同。与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建立密切合作,成立专门病区,为有精神障碍的孤困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四)加强宣传,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一是加强融媒宣传,为深化家校共育机制,济南市教育电视台精心策划并录制了《周末家长会》系列课程,共计186节。该系列课程旨在通过专业指导与实战案例分享,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理念与方法,搭建起家校沟通的稳固桥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全面升级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开通了便捷的个人空间。该平台集成了丰富的电子教材、线上教学指导课程及“泉课行”等特色资源,支持教师基于互动课堂进行实时授课与数据采集分析,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个性化教学与因材施教,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三是丰富课外活动形式与内容,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市、区、校、班四级联动的大型活动体系,共计28220个活动项目,吸引了118万人次参与,提交作品超过230万件,平台访问量突破631万次。活动内容涵盖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中华经典诵读、英语演讲展示、幼儿普通话比赛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筑牢保障,构建学生评估与预警机制
一方面,依托市级资源平台,打造学生点评与成长档案系统,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与需求,通过学生自主填报与系统自动抓取相结合的方式,生成包含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表现、体质健康监测等多维度数据的个性化成长报告,并定期向家长推送学期成长报告。同时,平台还设置了通知公告、学生点评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家校之间的即时沟通与信息共享,为及时发现问题、协同干预提供了有力支持,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推进公共数据汇聚治理,市大数据局当前已建立元数据动态探查机制,完成40余个部门200个政务信息系统的元数据自动探查,推进公共数据“全量全要素”汇聚。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共接入77个部门和15个区县(功能区)19475项数据资源,落地417亿条数据。创新开展部门数据质量量化赋分,实现问题发现-部门整改-重新汇聚的数据治理管理闭环,打造出更加完善的数据要素生态服务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供给能力。2025—2027年,国家卫健委将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将会同相关部门立足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及时填补服务体系“空白点”。鼓励辖区内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门诊设置,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2025年,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要完成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门诊设置,实现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县域全覆盖,每个县至少有1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有效的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方式方法,开展多层次、多频次、多形式政策和知识宣教。重点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年”活动,通过开展10场大型培训,达到培训100名心理健康培训师的目标,开展不少于100场次心理健康讲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行动。
三是加强医教联动,推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学校共享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市心理健康课堂内容,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绿色通道”,为出现严重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送医、就诊、转诊提供便利。通过医疗机构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四是加强风险监测,提升预警防范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系统网络资产风险监测工作,加强漏洞扫描覆盖面,加深挖掘漏洞层次,做好教育系统漏洞隐患的监测和通报处置工作,第一时间完成隐患应急处置工作。持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活动,抓好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网络文明建设,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立德树人新格局。
五是强化数据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数据汇聚治理。以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核、验收为抓手,持续推进元数据探查,为各部门找数、用数提供更好地支撑。深入开展公共数据汇聚治理,持续开展教育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产品登记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提升全市公共数据质量。建设济南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打造“开放共建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支撑政府内部数据高效共享、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社会数据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