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23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4-22成文日期:2025-04-22
标题
关于全市做实做强开放大学的建议提案者
无党派界别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5-04-22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全市做实做强开放大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济南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您针对济南市开放教育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关于济南市开放大学的建设发展情况,现向您汇报如下。
一、济南市开放大学建设现状
济南开放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2月的济南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8月并入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山东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要求,济南市教育局充分调研了解了原济南广播电视大学的情况,分析了济南市筹设开放大学的现状条件,与济南市委编办、济南市财政局、济南市人社局多次对接沟通,征求意见建议,起草了《济南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23年7月25日,济南市教育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济南开放大学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依托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济南开放大学,学校校长由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领导担任。2024年4月10日,济南市教育局印发《济南老年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方案(试行)》,在济南开放大学的基础上成立济南老年开放大学。
济南开放大学(济南老年开放大学)是由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南市教育局主管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在山东开放大学和济南市教育局指导下,实行体系办学,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统筹全市开放大学体系建设,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努力建设以市开放大学为龙头,区县开放大学为骨干,覆盖全市城乡的办学体系和办学网络,创新多元教学模式,强化学习过程管理,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动转型发展,打造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灵活教育、对外合作的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在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山东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和省开放大学要求,我市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施策,统筹建设市开放大学和区县开放大学。各区县教体局积极争取区县政府的支持,联合区委(县委)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充分利用本行政区内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一县一案”筹建区县级开放大学。经与省开放大学请示,市级开放大学已在主城区建成并办学,在主城区的市辖区如果条件不具备建设区级开放大学的,可依托市级开放大学来满足本辖区群众的开放教育需求。截至目前,我市章丘、长清、商河、济阳、平阴、莱芜、历城等7个区县开放大学已挂牌成立,主城区内的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高新区将不再建设区级开放大学。章丘、商河两区县开放大学为独立建制,且成立较早,于2022年率先完成挂牌工作;长清、平阴、莱芜三区县开放大学依托当地中职学校于2023年挂牌成立;历城、济阳两区开放大学于2024年依托当地中职学校挂牌成立。7所区县开放大学中,章丘、长清、济阳、平阴四区县开放大学在原有区县电大基础上挂牌成立,历城、济阳、莱芜开放大学是在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新成立的三所区县开放大学,进一步壮大了我市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和办学网络覆盖范围,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范围的办学体系。
二、济南市开放教育办学发展情况
济南市开放教育主要包含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两块内容。
(一)学历教育开展情况。济南广播电视大学成立至今共向社会输送了约14万毕业生,目前全市在校生1.5万人,其中2024年招生3000人,在全省各地市排名中列第三位。开放大学系统有集招生、教务、考务、教学、毕业于一体的一体化管理平台,有资源丰富的学习网,为管理工作和学生的业余学习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教学由网上自学、线上直播、面授辅导有机组成,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在线作业成绩和期末课程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引导和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非常适合成人业余学习。
(二)社区教育开展情况。市教育局将济南市全民学习服务中心、全市社区教育系统和济南老年开放大学纳入开放大学统筹管理。近几年,市教育局指导市全民学习服务中心线上建设了泉城学习网、济南市社区教育大数据平台和移动端小程序,在全市社区教育系统线下在全市城乡建设了196处标准化、多功能、一站式、数字化的社区学习中心——“泉学 e 站”。泉学e站和济南市社区教育示范项目“泉学汇”被评为全国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同时,加强全民学习服务中心、区县社区教育学院、街镇社区教育中心校和社区学校(泉学e站)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全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自2021年以来,市教育局还指导市全民学习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校地融合路径,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专家团队,对接社区,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高校+社区”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2024年8月,市教育局牵头成立了济南市学习型城市建设高校支持网络,此举可以搭建高校与社区互动平台,通过拓宽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空间,以具体的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及信息化交流为手段,力求实现利用高校资源为当地群众百姓服务。目前,已有36家驻济高校成为第一批高校支持网络成员。
三、对提案中“做实做强开放大学的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探索开放大学独立办学”及“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问题。2022年,市教育局在认真学习领会《山东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调研了解原济南广播电视大学的情况,分析济南市筹设开放大学的现状条件,走访了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处室,积极争取有关政策的支持(人员编制和资金),但因政策依据不够充分,导致《济南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没有达成意见的共识。此后,市教育局继续与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保持联系沟通,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关于“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问题。2022年至今,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民办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持续打造确定 “泉城文化驿站”,截至目前,“泉城文化驿站”总量已达到90个。驿站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文化活动空间,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目前,驿站文化传播的功能不断显现,也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2023-2024年,市教育局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探索打通济南市图书馆、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博物馆和济南市全民学习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通道,逐步实现网上数字资源和线下的文体活动的信息共享,目前,济南文旅云平台与市全民学习服务平台部分板块已经无障碍互通,“游泉城”“非遗中心”“逛展厅”“享活动”等板块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为充分发挥我市驻济高校较多、可利用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并为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创设平台,2024年8月,市教育局牵头成立济南市学习型城市建设高校支持网络,充分挖掘利用高校资源为当地群众百姓服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四级社区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和运行,推动市、区县、街镇、社区的四级社区教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实际开展更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场地资源,完善教育设施,统筹各类培训,实现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共享,调动各类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组织编制或购配社区教育教材、音像资料或者其它相关课程资源,努力构建组织机构健全、经费保障有力、师资队伍稳定、运行机制畅通、服务管理有序的终身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整合多方资源,用好“济南市学习型城市建设高校支持网络”,协调更多资源和力量为全市老百姓服务,助力我市彰显教育温度,提升城市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