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18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4-10成文日期:2025-04-10
标题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案者
齐加新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5-04-10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学校社会践活动开展情况
社会实践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协同推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联合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争做泉城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红色线路研学、缅怀追思先烈等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技艺;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谦恭待人,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组织开展敬老助老、亲情关爱、保护环境、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推选出“泉城新时代好少年”209名(其中小学生104名、中学生104名、集体1个),在泉城学子心目中树立了时代好榜样。
(二)逐步完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体系
2022年,市教育局等10部门出台《济南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工作,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中观览祖国大好河山,浸染中华优秀文化,学习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2023年,市教育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和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济南市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管理办法(试行)》,涵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教育、自然生态教育、劳动教育、海洋教育、黄河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廉洁教育等主题。截至2024年,我市有省级研学基地27家,市级研学基地营地66家,区(县)级研学基地112家。各基地依托自身资源打造了丰富的研学实践课程,可以较好的满足我市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多样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市教育局印发《进一步加强济南市中小学生国防动员教育工作实施要点》,开展中小学军事体验活动,近700名师生参加;组织国防教育进校园“五个一”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及健康科普进中学和红色观影活动;印发《济南市学生军训工作规范(试行)》,2024年8月-10月,联合济南警备区组织86所高中阶段学校新生军训,受训学生8万余名。
二是体育、文艺、美育主题教育活动。2024年市级层面组织31类63项校园体育赛事3000余场次,参赛学生7万余人次,获得全国冠军32个、省级冠军90个;组织济南市校园足球比赛4项752场次;新增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2所,6支足球队杀入中青赛总决赛。深化美育浸润行动,邀请省内高校知名专家、教授进校指导35场次,培训学生近1600人。举办市级艺术展演5大类13场,参展作品900余件,15000余名师生现场观展,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人数20余万人;市、区(县)、校累计开展“最美主场(舞台)”3000余场次,现场参与人次超80万。
三是科学教育实践主题活动。2024年济南市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泉·科学”专家校园行活动,举办16场科学家报告会,累计6000余名师生参加,组织开展“科技研学—走进贵州天眼”示范性研学实践活动,科技育人成效显著。
四是举办“泉城·新青年”杯辩论赛活动。“泉城·新青年”杯辩论赛已经连续举办6届,2024年有64所高中学校组建队伍参赛,比赛114场,评选出97位“单场最佳辩手”。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展示展现了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刻苦钻研、慎思博学的精神风貌。
五是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生活德育家庭实践活动,践行内容包括建起“养机场”,力行“众厨芳”,潜心“上书房”,推动做实生活德育,促进学生成长;发挥团组织、少先队的作用,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关爱抗战老兵、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四)逐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
济南市始终把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全国首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全省率先出台《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与管理标准》,遴选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130所百佳家委会、千所标准化家长学校发挥牵头联动作用,系统开发建设“泉家共成长”家庭教育掌上服务平台、《泉城家庭教育报》融媒体平台和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三个平台”。
家校共育机制日趋完善,各学校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介绍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定期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如家庭教育讲座、亲子阅读会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下一步社会实践工作思路
一是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政治、语文等各门学科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将爱国主义、诚信等德育内容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开发专题教学案例,打造“沉浸式”德育课堂。强化思政引领,持续深耕“行走的思政课”,用好100处“传承红色基因”等八大主题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和4条红色线路,深入开展济南市大中小学共同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大课活动,计划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创新打造“追光 超级大思政课”节目品牌,第一期拟推出“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用最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同频共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鼓励学校结合本地抗战历史,编写校本教材,让历史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
二是加快推动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升行动,组织适龄学生走进高新技术企业实验室、现代化工厂,体验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真切感受新时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果。
三是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有效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落实落地,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和资源共享,协同推进、深入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科学实践、志愿服务、非遗传承、体育比赛、文艺展演、研学实践等活动,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充分认识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