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086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4-10成文日期:2025-04-10
标题
关于有序开放驻济高校资源,助力市民素质提升的建议建议者
管秀兰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5-04-10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有序开放驻济高校资源,助力市民素质提升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结合目前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驻济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为济南市储备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图书资源、体育设施、科研设施和师资力量等。近年来,济南市高度重视高校资源利用,加快校地融合发展,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通知》(济教发〔2024〕2号)《济南市深化市校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 (2025版)》(济政办发〔2025〕1号)等文件,发布《济南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研学地图》(2024版),有序推动驻济高校开放学校资源,助力市民素质提升。
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向驻济高校发送《关于商请提供驻济高校面向中小学开放研学资源信息的函》,征集高校资源开放场景。根据反馈情况,25所高校86个科学实践场景和29个公共资源场景可面向中小学开放。
在图书馆开放方面。山东现代学院等2所高校已面向济南市中小学生集体开放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181.06万册,党建、传统经典特色馆藏图书3.5万册,阅览座位6016个,电子图书24万册,电子资源7*24小时服务。
在体育设施和操场、休闲区域开放方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馆在展览期间面向公众开放,山东大学博物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等面向公众团体预约开放,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面向中小学生预约开放,部分高校校史馆、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标本馆、历史建筑等,均可通过预约的方式向中小学校开放。
在教室、讲座等学术资源方面,山东科技大学的智能机器人科教融合中心、齐鲁工业大学的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卫生保健实训室等教室、实验室资源可在课程安排之外预约开放,学术讲座等线下资源不定期举行。
在高校科研资源方面,实施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助力济南市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自2022年起,已立项135个项目,服务济南市企业164个,助力企业技术突破和对口人才培养。
在面向社会职业发展类教育培训方面,山东政法学院、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技师学院等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企业员工、各类技能人才近2万人。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开放学校资源的内容与开放措施建议,下一步,市教育局拟探索形成分门别类、有序推进的开放机制,根据高校性质、区域分布、可开放资源等,逐步推进高校开放。
一是搭建平台,建立与高校常态化沟通机制,对于高校可向社会开放的场景,根据其开放时间、开放方式、面向人群、使用要求等,形成高校开放场景一览表,定期向社会公开并常态化更新。
二是探索机制,鼓励高校根据不同的参观对象和参观要求制定开放指南,积极采取团体预约制、责任人制、协议合作制等多种开放模式,按照“成熟一批、开放一批”的模式,有序推进高校资源开放。
三是创新形式,鼓励高校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开放力度,探索以“慕课”“微讲座”等模式开发数字资源课程,在学校官网建立“数字资源开放专区”,定期收集社会人员意见建议,根据社会需求,定制专门课程、讲座,促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再次感谢您对济南市校地融合工作的支持,希望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为济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济南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