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074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3-07成文日期:2025-03-07

标题

关于在我市幼儿园、中小学积极落地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

建议者

张祖平

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3-07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幼儿园、中小学积极落地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关注。当前,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适应科技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济南市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围绕“数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化、均衡化、特色化发展,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进展与成效。

一是夯实基础支撑,优化教育环境。我市已建成覆盖全市的教育城域网络,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率100%,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教育”大生态,开通市县校三级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等特色空间3592个,全市累计开通网络学习空间390余万个,实现了“一人一空间、空间体系通”。同时,建成济南数字教研中心和济南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汇聚全学段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大数据更好的赋能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二是整合资源体系,强化实践能力。成立济南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打造专业化实践基地,为师生提供科普实践、师资培训、赛事指导等全方位支持。推进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鼓励学校结合区域特色开设跨学科融合课程,形成多元化教学资源库。目前,济南市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济南实验高级中学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名单。强化科普资源供给和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科普服务。

三是提升数字素养,激发创新活力。高度重视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作,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并将科普活动常态化,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平台。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研学课程体系,举办“科学家进校园、进课堂”科普讲座。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项信息化活动,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至今已举办二十五届,除此之外,还有济南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节、创意编程暨智能设计大赛等,都已成为我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的品牌亮点。

您在议案中提出的“组织教师研讨教学法”“促进校企交流互动”“ 组织青少年科技活动”“鼓励学校积极落地”等建议,为我市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今年召开的全市教育数字化工作部署会议上,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及实践”。下一步,我们也将根据您的建议,在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增强校企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市范围内蓬勃发展。

一是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坚持应用为王,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市级教育资源平台,深化平台的全域应用试点,大力推动集成互通,完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供给格局。通过技术手段弥补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师水平差距和地区差距,特别是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向农村及薄弱学校输送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个性化需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

二是推动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着重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教师培养体系。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训指导,常态化开展专题研修,提升教师技术应用与课程设计能力,同时,引入专业力量,积极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的专业资源,组建专家指导团队,通过兼职授课、项目合作等形式,为学校提供精准化、场景化的教学支持。

三是推动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组织开展各类人工智能比赛活动,以赛促用,如智能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节、创意编程等赛事,构建学习成果展示平台,举办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览会、学生创新项目路演会,建立经验共享机制。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字思维与创新潜能,为人工智能领域储备多元化后备人才。

四是营造人工智能教育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公众号、官网等新媒体矩阵,开展全方位、多角度人工智能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人工智能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辐射引导效应。  

未来,济南市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入基础教育体系。通过多部门协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与政策保障,力争形成覆盖全域、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模式。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