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217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3-06成文日期:2025-03-06

标题

关于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建议

提案者

胡乔林

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3-06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结合市教育局工作实际,对“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转变社会观念”有关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济南职业教育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立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一体两翼”为重点,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获评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2021年、2023年两次被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平阴县、历下区和历城区先后被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县、区。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调研济南职业教育,《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我市产教融合的经验做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以“山东:深化产教融合 共育高技能人才”为题在《山东新闻联播》进行长达近三分钟的展示,职业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是扎实推进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总占地约410亩,总建筑面积约2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6.4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江北最大实习实训基地。二是落实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开展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专项核查工作,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已经达到100%。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市职业院校现有齐鲁名校长、名师32名,建有1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安排资金150万元,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在市属公办职业院校设置100个教学岗位,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

(二)深化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

一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全市9所高水平中职学校65个专业点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5所市属高职院校8个专业点与本科高校联合开展“3+2”分段贯通培养;五年制高职教育、中职“3+2”“3+4”贯通培养招生6598人,占中职招生人数的35.2%。二是深入实施“双创”教育。举办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和“建行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三)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提升育人水平

职业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2024年,中职学校共招生19618人,其中,有1655人超过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超过500分的学生有245名);历城职专三年制最低录取分数为496分,全部超过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春季高考上线人数明显增加,今年全市职教本科上线人数首次过千,比去年增加增长37.8%。系统构建了以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龙头,与省、国家和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相衔接的竞赛体系,2024年市属职业院校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32项(金奖9项、银奖13项、铜奖10项),其中,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奖总数全省第3名;济南职业学院获奖总数全省第1名,金奖数量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并列全省第1名。2024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我市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4,位居全省第一。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政策供给。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加快推进《济南市产教融合促进条例》立法准备工作。进一步研究出台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收费、绩效工资分配、高技能人才引进等政策的落地细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助力职业教育发展。完善职业院校评价制度,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年度办学质量检测指标体系,探索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适配度与贡献度评估体系。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开展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集中展示职业院校标志性成果,展现新时代职教风貌。策划开展2025年度“职教生年度人物”“职教金师年度人物”“服务地方经济年度事件”等典型选树活动,讲好“职教故事”。做好职业教育政策宣传,制作职教宣传片、宣传手册,成立职业教育宣讲团,常态化到全市中小学校宣传职业教育,争取招生工作实现新突破。

三是加强文化引领。设职业院校红色教育基地,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开展“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开学十个一”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和职业院校“文明风采”展示活动。

四是加强人才供给。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体为依托,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建设济南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探索打造一批中小学职业体验研学品牌项目,绘制济南市职业体验地图。大力开展“在济南·爱济南·留济南”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对济南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留济率。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