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047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3-24成文日期:2025-03-24

标题

关于在青少年中强化普及宪法知识和法治教育的建议

建议者

李春明

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3-24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在青少年中强化普及宪法知识和法治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开展青少年学生普法教育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将法育与德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安全教育等相融合,努力做学生有需要、能听懂、效果好的法治教育。

(一)坚持“三个立足”,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任务。一是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总体目标,根据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不同目标任务特点,用好法律规则与道德准则两条“准绳”,合力育人。二是立足青少年学习生活实际,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推广法治文化阅读,编制《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选编》,建立市级“法治好课”课例库,丰富案例教学,倡导法治实践,实现教育内容在不同学段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三是立足地域及学校本土特色,鼓励各区县、各学校推进自主创新,结合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及主题教育实践,形成一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特色创新实践案例。拓展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教育法治”、“说法”等栏目,实现优质资源网络共享。

(二)做好“三个结合”,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立体格局。一是突出课堂宣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加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使用,大力实施“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贯通改革,协同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等100家单位挂牌法治(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学宪法讲宪法”、中小学法治安全文化节两大教育品牌,持续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宪法伴我成长”歌曲传唱、“宪法卫士”网上答题、宪法日晨读、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宪法宣传月等系列活动,2024年市级层面会同司法部门开展普法情景剧、脱口秀等校园展演活动,各类主题实践、征文竞赛、文艺汇演、学生社团等活动形式丰富。二是突出校内与校外资源相结合。校内注重打造以法治副校长、法治课教师、学生志愿者为主的普法骨干队伍,校外联手公检法司、共青团、关工委、高校科研机构等政府和社会专业资源,持续推进“三个一百工程”“法育明天关爱未来”“宪法的力量-我在做”“平安童行”“小小宪法宣传员”“法治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提升宣讲质量和成效。健全法治副校长机制,2019年,我市在全国全省率先出台《济南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管理规定》,市区两级从公检法司和专业律师队伍中遴选人员,组建了两届累计近3000人的法治副校长人才库。目前,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配备率实现100%。三是突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注重加强与公检法司协作,充分利用社会法治资源,教育自建、部门共建、挂靠社会资源等方式创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学校(基地)100余所,拓展校外教育阵地,开展模拟法庭、基地参观实践等专题法治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普遍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增进家校沟通合作,推进法治教育从学校向家庭辐射。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结合您关于强化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以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目标,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措施,推进精准普法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一是实施青少年学生法育工程。部署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五个一”工程,即编制一张清单(编制《中小学生应知应会法律知识清单》)、整合一批资源(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资源目录)、用好一批基地(命名确认一批校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一批“精品课”(录制一批精品示范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台账(针对学校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一人一档”跟踪指导帮扶),强化法育资源保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是持续深化普法活动。组织开展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第十一届全市中小学生法治安全文化节活动,坚持法治宣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学校以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教育资源,推进案例教育、模拟法庭,创新普法情景剧、脱口秀校园展演等青少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提升普法教育成效。

三是深化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司、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协作,充实完善法治副校长人才库,推进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充分利用社会法治资源,深化法治教育实践,形成部门工作合力,提升法治进校园成效。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进一步发挥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作用,推进法治教育向家庭延伸,提升家长法治素养,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身体力行,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善恶,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