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黄河文化赋能 培育善美学子 |
|||
|
|||
近年来,济南市济阳区以“讲好黄河故事 培育善美学子”为核心,立足母亲河文化底蕴,深挖地域资源禀赋,将黄河精神与“五育融合”创新结合,构建起以德铸魂、以智启慧、以体强魄、以美润心、以劳育能的育人体系,书写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黄河答卷”。 在济南市济阳区济北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多校学生非遗文化课程展正在进行。济北小学学生正在进行济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剪纸的展示。学校构建“剪艺育人”特色课程,该课程以“黄河纹样”为核心,设置传统纹样临摹、立体剪纸创作、光影装置设计三大模块。 济阳区创新中学的掐丝珐琅社团学生也在现场进行了创作展示。学校构建“传统工艺+现代美育”掐丝珐琅课程,打造非遗传承创新实验室,课程采用“双螺旋”教学模式,技艺传承线涵盖制胎、掐丝、点蓝等多道传统工序。 与此同时,济阳区还打造了“行走的课堂”——作为黄河岸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济阳区滨河实验学校以”黄河岸边寻根脉”为主线,构建“知黄河-研黄河-护黄河”三维体系,将课堂延伸至济水韶音博物馆、黄河健身公园、非遗研学工作坊等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行走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 近年来,济阳区坚持五育并举,以黄河文化作为德育主阵地,以“善美”为魂,厚植家国基因。依托“黄河泥塑”、“龙格黑陶”等非遗资源,构建“黄河文化+”研学课程链,将治水智慧融入科学教育,将历史钩沉汇入人文课堂。深挖黄河美学基因,让艺术教育扎根乡土,展现黄河文化滋养下的审美创造力。将劳动教育融入黄河生态保护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柳编工艺传承、河滩植被养护、非遗工坊体验,奏响了“校校有品牌、生生有特长”的育人强音。(济南教育电视台)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