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06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2-17成文日期:2025-02-17

标题

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和技师院校未成年人管理的建议

建议者

张仁普

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2-17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和技师院校未成年人管理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全过程。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秉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学校主体责任,积极联合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通过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识和能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制度支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完善保护措施和工作机制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全市职业院校学校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指导职业院校根据办学实际情况,制订学校未成年人工作计划,成立学校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凝聚社会育人合力,协调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建立“学校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治理机制,深化校内外安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系列行动。

三是加强信息共享。已于2024年9月建立教育、法院、检察院、公安四部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汇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据,实现省、市、县(市、区)三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和挖掘数据价值,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判分析,为有效减少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强化协同治理、落实学校保护等关爱帮扶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定期将有关数据以适当方式向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召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分析研判会议,结合相关报表数据开展规律分析、风险研判和会商交流,研究商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制机制、制度规范、对策措施等。

四是加强特殊学生群体关爱。在中职学校建立厌学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不良行为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困境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识别和关爱机制,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将特殊群体学生关爱作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重点,以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党员教师、班主任等为主体,配齐配强关爱责任人,分层分类精准予以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等帮扶关爱措施。

五是发挥校园安全工作专班作用。开展专项法治教育,对校园安全问题提前诊断、积极化解,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二、强化保护宣传教育方面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安排法治教育的内容。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等与未成年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围绕整治飙车炸街、防范校园欺凌、交通安全、反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文身治理、防溺水、禁毒戒毒、预防“笑气”滥用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分层分类、精准普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是  开展校园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通过组织参观未成年人观护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专门学校等,加深对宪法和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针对教育特点、师生实际,创作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治文化作品,组织未成年人学习网络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网络违法犯罪,增强防范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是开展法治副校长集中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目前,中职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每学期法治副校长开展写实性、案例式法治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公安、司法干警、法官、检察官等到学校担任法治副班主任,结合各自职能,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题讲座。

三、坚持教育为本,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方面

一是注重德技并修,夯实人才培养质量。聚焦未成年人群体思想、专业、心理、行为、生活等普遍性和具体化、差异化需求,开展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现代治理能力,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聚焦产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训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产业学院,创新“双元制”人才培训模式,重点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是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应急能力。将安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年,结合各类重要时间节点,针对性开展防灾减灾、防溺水、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师生迅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每学期至少组织职业院校未成年人群体上一堂思想政治课,结合专业特点常态化开展思政工作。组织学生参观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积极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开展“在济南 爱济南 留济南”教育活动,不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技能人才支持。

四是强化家校协同育人。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家长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导落实家长及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对存在监护缺失或者监护不当情形的家庭,及时联系民政、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采取监护干预措施。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2027年实现学校建设全覆盖。

四、推动专门学校建设方面

我市严格落实上级精神,已于2024年10月4日建成济南市专门学校(济南市东阿学校),是全省建成的第1所专门教育学校。学校于2024年10月30日开学,开学至今,累计招生19人。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生学制3个月,执行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学校实行量化积分管理,“一天一积分,一周一评价,一月一总结”。学校开设思政、法治、心理、生命、劳动、普教等6大校本课程,将文化课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开展以矫正、感化、转化为目标的专门教育。

五、下一步工作

市教育局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和工作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推进职业院校未成年人管理工作,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加大法治教育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全力守护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