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5-0021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5-02-11成文日期:2025-02-11

标题

关于支持举办职业本科教育 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

苏旭勇

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2-11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举办职业本科教育 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政策支撑与体系贯通。济南市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出台《济南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20余项政策文件,将职业本科教育纳入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规划。通过“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纵向贯通体系,打破学历“天花板”,例如:济南职业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开展“3+2”分段贯通培养,年招生370人;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等9所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占中职计划的41.7%。

二是产教融合与专业升级。职业本科教育的核心在于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济南职业学院等重点院校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一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与比亚迪共建标杆产业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5G+产业学院,联合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培养“现场工程师”等高层次技术人才;二是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济南市“四大主导产业”,升级改造36个传统专业,动态调整14个专业,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100%;三是积极服务区域经济。2023年济南市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4.57%,70%以上现代制造业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支撑了“工业强市”战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政策落地。完善制度保障,落实《济南市职业院校规范办学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的“七大行动”,聚焦产教融合、数字化升级、师资建设等领域,确保政策从“纸面”走向“实践”;动态匹配产业需求,建立全市域产才结构调研机制,搭建职业教育与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链的实时适配。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四链融合”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依托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如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形成“以产促教、以教助产”的良性循环;推广“双元制”改革,深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德资企业费斯托等跨国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形成可复制的“济南经验”。

三是优化专业布局,服务新质生产力。聚焦新兴产业,围绕绿色低碳、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领域,增设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如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大数据应用产业学院);依托《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实现“智慧校园”,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优化教学评价与就业服务。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