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222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5-13成文日期:2024-05-13

标题

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提案者

叶霖

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5-13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一直以来,济南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2022年我市8所中小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数量居全省首位。

一是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全面落实教育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要求,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2016年起,济南市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各学校积极拓展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地域实际情况,积极挖掘地方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形成了经典诵读类、传统艺术类、传统体育类、传统节日类等多类型校本课程。完善课堂融入,合理安排知识教学,重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培育,实现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重点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3+2+N”的全学科覆盖局面。深入推进“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八大主题之一,确立公布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府学文庙等100家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5月,组织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活动,评出19节优秀课例推荐参加省教育厅评选。

二是持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情景小剧创作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出来、演出来、写出来、讲出来,引导广大青少年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争做时代新人。各学校结合学校教育特色,广泛开展传统文化书画大赛、戏曲进校园、传统武术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充分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教育契机和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进博物馆、进美术馆、进历史遗迹,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开展体验式教学和研学活动,了解、理解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2022年,济南市教育局组织“行走黄河 品鉴济南”研学实践活动,活动累计行程 1988 公里,累计撰写研学日记560篇。

三是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实施。2021年9月,济南市教育局在市中区、历下区设主会场,召开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场座谈会。全市11个区县31所中小学参加了座谈,40余位代表进行主题发言,基于此次调研完成的《关于开展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专题调研报告》被市政研室评为优秀调研报告。自2022年起,创新实施“线上+线下”“专家讲座+案例分享+现场教学”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全市200名“种子教师”培育工程,优质丰富的课程、为期一年的培养学习,整体提升了“种子教师”开展“两创”工作的本领和能力。2023年3月,济南市教育局组织“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济南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圆桌论坛,邀请了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参会,共同研究、指导、推进济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深走实,做出特色。同时选定3所实验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示范。2024年在槐荫区杨柳春风学校举办“学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传统文化“两创”教育活动,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中小学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下一步,济南市教育局将认真研究您的意见建议,按照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在全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顶层设计,校本特色课程、活动开发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向深向新发展,努力培养真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再次感谢您对济南教育工作的支持与关注。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