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205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5-10成文日期:2024-05-10

标题

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突破中职教育发展瓶颈的建议

提案者

丁小玲

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5-10

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突破中职教育发展瓶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济南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契机,立足“三个服务”,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升级版”,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荣获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2021年、2023年两次被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

一是积极推进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留住人培养人,2023年8月28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等 3 部门关于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知》(鲁教职字〔2023〕6 号),在全省开展遴选部分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在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及优质特色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中择优遴选。这是我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各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申报。经省教育厅批准,目前已有济南艺术学校、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济南旅游学校、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济南商贸学校、济南理工学校、济南工业学校等9所学校的65个专业,获批首批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学生五年培养均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通过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安排教师支教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这种教育形式实现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严格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全市公办职业院校招聘312名能工巧匠,自主招聘专任教师401名,招聘业界优秀人才119名,促进了教学质量有效提升。2023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全省共5项)、二等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23年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29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4项,全省第一;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一等奖1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7项,全省第二;获省级职业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职组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省第一;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全省第三,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3大“中文+职业技能”“汉语桥”国际推广基地建设,开发中泰英三国语言课程6门,与美国和芬兰相关企业、院校设立电梯工程技术专业“通力班”、国际化学前教育人才班,促进职教优质资源走向世界。

三是积极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制定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跃升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提质行动,成立15个市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中职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进行研究指导。探索项目教学和情景教学改革,开展技能抽查和网络测试,推动学校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开展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创建工作,全市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达到8所,省级特色化专业达到20个。研究制定了《济南市中职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材选用管理,确保不选用盗版、盗印教材,确保教材选用安全。有31名干部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山东省技能能手称号,4名教师入围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组织召开了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辅导经验分享会,提高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和产学研能力。

下一步,市教育局持续推进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培养,促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深化推进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加快专业、课程及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大批层次结构合理、类型齐全、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是深化贯通培养。持续深化办学机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机制创新,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集聚社会力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符合类型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引领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走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之路。继续开展产教融合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加快地方立法进度。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构建产业人才数据中心,绘制产业人才地图,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对接。

二是提升教育质量。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开设工匠大讲堂,开展技能大师、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实施规范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施教学提质升级专项行动,突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与资格并重,完善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制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全市15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扎实开展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探索开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构筑“校企研”协作教研共同体,开展“三教”改革,赋能职教高考备考。根据各类大赛和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举办专项论坛暨项目建设研讨培训活动,赋能大赛成绩提升。

三是突出服务大局。研究制定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跃升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打造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莱芜国家级高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济南市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济南市科创金融产教联合体等省级以上市域产教联合体和1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现代工程师培养计划。主动对接重大发展战略,优化专业设置,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设置相关专业。积极开展“1+X证书”“双元制”制度创新探索,发挥省会软件技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优势,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