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125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4-08成文日期:2024-04-08
标题
关于对学生欺凌现象的思考和建议建议者
王静荣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4-04-08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对学生欺凌现象的思考和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已就您提案中提到的内容,会同市公安局等部门进行认真地专题研究。2018年以来,按照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和《山东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市教育局会同市公安局等十一部门制定全市学生欺凌治理工作方案,坚持预防为先,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力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一、强化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品德教育。紧密联系中小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仁爱、诚信、笃励”为重点,将美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科学评价,让学生明辨是非,防微杜渐;教育学生做到品德润身,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开展安全法制教育。会同市法院、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济南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管理规定》,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坚持“防范有力度、宣传有广度”,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少年法庭的作用,组织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广泛进行防范校园欺凌暴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依法维权等宣传教育,以案说法、以案警示,深化学生法治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法律界限和道德行为底线。2023年度,仅会同公安机关就组织开展进校园主题活动、法律宣讲750场次,有效带动提高全市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开通全市学生心理健康24小时服务热线(0531-87525525),加强对涉及校园欺凌、语言暴力等对学生伤害大且隐蔽性强的热线数据分析处置。逐步健全师生联系和同伴互助制度,完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每学期组织开展校园矛盾纠纷排查和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对重点学生群体和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坚持矛盾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加强心理危机学生教育和疏导;指导学校加强对家庭贫困、性格内向、身材弱小等特殊和困境学生群体关注,通过家校沟通、交流谈心、日常观察、专业筛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进行心理教育服务。
二、推进家校共育。密切家校联系,指导各级各学校加强对有攻击性行为、暴力行为、欺凌行为的学生,定期谈心谈话,积极正向引导,对学生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指导家长加强学生居家行为规范和品德教育。持续推进“家访进万家,满意在教育”全员家访工作机制,每年寒暑假,市教育局都组织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家校共建指导服务体系,进行学习引导,开展心理疏导,通过入户家访“问学问教”,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充分沟通交流个性化教育方案,共同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烦恼,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长观,达成对学生教育管理和发展成长的共识。依据《济南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通知》要求,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进行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引领家长关注教育,合理地确定孩子发展的目标,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健全工作机制。2018年以来,市教育局会同市公安局等11部门印发《济南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并持续开展防范学生欺凌暴力治理专项行动,市、区县均建立了教育部门牵头政法、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多部门参与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联动协商研判处置相关问题。公安机关牵头,每周组织教育、政法、卫健、网信等相关部门单位召开“党政一体化安保维稳集体会商”会议,互联互通涉校重大舆情和敏感性信息,对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苗头性、动向性、预警性信息进行研判评估,实现责任共担、问题联治。组织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利用网站、宣传栏等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各中小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行政管理干部、教师、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欺凌事件问题调查处置,并将欺凌暴力问题纳入校规校纪,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或给予纪律处分。建立考评机制,将学生欺凌防治情况纳入教育高质量评价和教育行政、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及相关岗位教职工工作考评,作为评优评先先决条件。
四、加强治安整治。一是强化“四级巡防”护学。进一步加强我市护学岗建设,市公安局组织机关警力对点支援,有效补充基层巡防力量,构建市局、分局、派出所、警务室全警参与的四级巡防体系。依托四级巡防,合理部署警力,把“驻护+巡护”“线上+线下”“民辅警+义警+群防群治力量”的护学机制落到实处,保障学生上下学和学校周边安全。二是强化校园周边治安隐患治理。结合开学、平安校园创建、中高考安保等各项重点工作,联合公安相关警种,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多轮次拉网式安全大检查。严格落实校园专职保安员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护学岗”设置等“四个100%”要求,全面排查校园在内部保卫力量、守卫防护装备、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疏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同时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排查各类涉校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开展法治教育、疏导化解,落实管控和救治措施,强力推进隐患整改。三是强化涉校警情从快从严处置。高度重视校园内部警情应急处置工作,明确规范涉校警情处置流程,常态化督导各级各学校配强配齐处置力量和装备,健全处突方案预案,制定专项处置流程,组织开展模拟演练,严格落实 “1、3、5分钟”快速反应工作要求,坚持“优先受理、优先侦办”各类涉校涉生警情,确保一旦接报涉校案件能快速反应、整体联动、有效处置。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针对近期市内外发生的欺凌暴力事件,深入复盘分析,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强化措施,加强校园欺凌暴力问题防范治理,维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着力加强欺凌防范宣传教育。加强全环境育人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学生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增加欺凌防范知识,提升学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意识;密切家校协作,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加强对学生的防范欺凌教育,落实监管责任。
二是开展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行动。坚持集中摸排自查和督导检查相结合,以全面进行问题摸排处置、健全预防预警机制、严格法纪处置、重点群体关爱帮扶、压实岗位职责等工作任务为重点,在全市开展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完善欺凌防范治理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与政法、法院、公安等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防范校园欺凌暴力问题调查研究,出台中小学生欺凌暴力防范治理相关工作措施,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有效防范发生学生欺凌暴力事件。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