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学期安全知识提醒

发布日期: 2024-03-04 浏览次数: 字体:[ ]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新学期新气象,安全教育不可少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却又隐藏着一些隐患,你我需携手同行,共同守护校园安全,共建安全温馨的校园环境。

一、消防安全

校园内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2021年11月17日,南京某学院一宿舍楼突发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经查明,该起火灾系学生违规在宿舍给电动平衡车电池充电所致;2022年11月24日,合肥市一商务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据调查,现场为三层的一间宿舍发生火灾,燃烧物质为衣服和杂物,过火面积约10平方米;2023年5月9日,福建省泉州市一高校学生宿舍发生火灾,2名学生在避险过程中不慎受伤。

一幕幕校园火灾事故触目惊心,为了更好地避免惨剧的发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有效避免校园火灾发生的相关知识吧!

1、杜绝火灾源头切勿随意使用明火,主要是指在宿舍里焚烧杂物,使用带有火星的物品。宿舍里所配置的物品多为学生的衣服、被褥、书籍等易燃物,稍有不慎都能引发火灾。

2、培养消防安全意识学习了解消防安全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对维护我们自身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时常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熟悉宿舍楼内的安全通道。在没有意外事故发生时,不得私自使用公寓内的消防设施,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及时向老师或宿管反馈。

3、禁止存放易燃物宿舍内禁止存放易燃品、易爆品、化学药品、易腐蚀品,严禁在宿舍使用酒精炉、煤油炉等明火器具。这些易燃物品如若储存位置不当或是使用不当都是引发火灾的重要诱因。

4、熟悉疏散通道熟悉掌握所在公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尽快离开现场。

二、人身安全

1、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打扫宿舍,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从卫生方面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安全。

2、定期通风消毒

通风能将室外的清洁空气引入室内,迅速稀释气溶胶并将室内被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这样可极大地降低病毒在室内传播的风险,必要时可对宿舍全面消毒杀菌。

3、不要在宿舍养小动物

小动物可能清洗不干净自身带有细菌,并且可能会抓伤或咬伤自己和他人,容易对人身安全和健康产生隐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谨记拒绝在宿舍内饲养动物宠物等。

4、拒绝夜不归宿

严格遵守宿舍规定的作息时间以及门禁时段,不要私自外出,以免出现事故意外。

5、营造温馨寝室

与舍友保持良好关系,互帮互助,互相包容,妥善处理舍友之间的关系,营造温馨寝室。

6、财产安全

离开宿舍或在宿舍休息时,要关好门窗;即使是临时离开宿舍,也要随手锁门,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公寓内遇见可疑人员或非本公寓楼人员立即向楼管员报告,由楼管员核实确认其身份。宿舍钥匙不可以随便借给他人或乱扔乱放;如果宿舍钥匙丢失,应及时换锁,并向楼管员报备。

三、公寓安全 

1、床铺安全需谨慎

上下床过程中切忌嬉戏打闹上下床过程中应避免和其他同学嬉戏打闹,以防因打滑、未抓稳等原因从床铺摔下受伤。

床铺扶手、楼梯注意防滑上下床过程中务必抓稳扶手,不要抓被褥等不固定物品。可在床铺扶手和楼梯上增加防滑垫,增强手脚与扶手、楼梯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摔倒。

不使用过厚床垫、窗帘和帷幔。寝室床铺建议不使用过厚床垫,过厚床垫会降低防护栏的保护作用,形成安全隐患。窗帘和帷幔,易燃,容易引发火灾。

2、用电安全需注意

宿舍内禁止存放或使用电锅、电热毯、电热杯等违规电器,违规电器易导致线路超负荷甚至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宿舍内禁止私接电源线路、插头、插座以及私拉网线,以防发生电线短路、触电等意外事故。

经常检查开关、插座及电器线路,如有损坏、老化、裸露等情况要立即申请报修。

宿舍无人时,应关掉所有电器和电源开关,要做到“人走电断”,严禁宿舍无人时为电脑、充电宝等充电。购买质量合格的电器,切勿购买“三无”产品。

3、消防安全需牢记

爱护学生公寓内的消防设施,不得私自使用公寓内的消防设施,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及时上报给宿管阿姨。宿舍内禁止存放易燃品、易爆品、化学药品、易腐蚀品,严禁在宿舍使用酒精炉、煤油炉等明火器具。掌握本公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尽快离开现场。

四、心理安全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怎么面对心理问题

1.坦然面对心理困惑,善于向身边的老师同学或家长寻求帮助。

2.不要急于“诊断”心理问题。切忌盲从资料或道听途说、随意诊断。

3.注意力转移法。不过分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等方面,可以通过听音乐、外出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开阔心境。不要排斥心理咨询。对于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也可寻求专家咨询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