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226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3-20成文日期:2024-03-20
标题
关于以科技创新助力教育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者
彭运新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4-03-20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以科技创新助力教育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济南市教育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当今时代,教育数字化成为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必须全面把握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要求,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思维,切实以数字化推动新时代济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向您汇报一下我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相关工作。
济南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贴合教育实际,深入调研推进实践
一是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去年我市组织开展了济南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示范校专家调研活动,深入实验区(县)和示范校,了解教学痛点、难点,解决核心问题,进行了信息化教学听评课和区属示范校现场座谈指导,进一步凝练实验区建设成果特色和实践成效,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二是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应用智慧校园设施,构建泛在智慧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人。去年我市开展了数字校园建设情况抽查调研行动,通过实地查看、听课、座谈等方式,深入学校了解数字校园建设实际情况,从基础支撑环境、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网络安全与保障机制、特色创新四个指标进行评判,经学校自查、区县核查和市级抽验,我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100%。
(二)数字赋能教育,打造“普惠”的数智化教育产品
正如您提案中所提到的,“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的正式成立,在济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济南市在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和健全完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上进入全新阶段。”市教育局通过统筹建设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了济南数字教研中心和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持续推进数字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教研中心作为国内首个区域级教育大数据服务机构,打通了全学段、全链条的数据收集,并依托学情大数据分析平台,对育人关键环节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利用大数据更好的赋能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当前已覆盖全市63所普通高中、5万余名在校学生。2024年1月份,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山东济南:数字化智能评价为学生成长“画像”》为题,对济南做法进行了报道。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作为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致力于资源建设、应用管理、场景服务、AI 赋能相关工作,为大规模、低成本建设高水平和高品质的数字资源提供强大支撑,最终实现共创共享、统一标准、开放建设、普及应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新样态。两者将共同为加快推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办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济南市70所直属中小学均已开通云智慧校园系统,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智慧教学、校园智慧管理、智慧学业评价、智慧研训、智慧师生评价等共计46个学校业务应用数字化,其中20个应用为学校办公管理提供服务。市直属学校通过智慧校园办公管理累计发布通知908.48万份,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
(三)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领域共享
一是加快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依托济南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资源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教师—学校—区县—市”四级资源共建共享,建成全省领先、辐射全国的一流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充分体现了我市“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的整体特色。截止2023年底,我市开通网络学习空间380余万个,师生开通率100%,开通市、县、校三级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等特色空间3200余个,累计产生教学资源3514万条,初步形成全市云资源、云学习、云指导的线上数字教育新生态。二是充分发挥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作用,推动中心的常态化应用,配套数字化手段、激励机制,激发区域教师优质资源创生活力,基于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为构建多元创生的资源供给新生态提供新动能。
(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全场景深度融合
一是成立济南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从全市范围内遴选了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长清区、高新区五个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旨在通过整合区域内人工智能企业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平台资源,打造专业化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致力于科普实践教学服务、人工智能师资培训、学生赛事培训指导、学生考级培训指导等,为我市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持。二是加强人工智能类校本课程建设,指导中小学校结合区域优势与办学特色,开发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智能制造、创客教育、STEAM教育、普惠科技创新课程等特色校本课程4299门,参与人次近100万。今年1月份,济南市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济南实验高级中学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学校名单。
(五)持续提升教育服务数字化水平
一是提升移动端教育服务水平,依托“爱山东·泉城办”APP提供学生学龄前幼儿园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入、转学,中、高考成绩和录取查询等服务,打通了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的堵点、难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家长少跑腿。自服务上线以来,市民群众查询中小学学生学籍和高校学历等教育信息超50万次,近40万名适龄儿童成功报名入学。二是开展国办数据精准授权试点,依托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一键申领“天下泉城人来无忧”畅游卡,无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大学生凭卡可在济南享受30天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费畅游公园景点。自2023年7月中旬正式运行以来,服务16万青年人才畅游济南,有效提升济南对在校大学生等青年人才的服务效能和吸引力。三是培育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积极组织开展2023年度新型智慧城市重点课题揭榜挂帅和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工作,共征集优秀案例726个,其中济南市“基于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数字党校智慧校园建设”、历下区“数据赋能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实践探索”等案例荣获省级新型智慧城市案例优秀奖。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按照您的宝贵建议,深入学校调研实践,打磨打造更多“普惠”的数智化教育产品,积极推进数字教研中心和数字资源智作中心的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全场景深度融合,让科技为教育点亮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