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136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3-20成文日期:2024-03-20

标题

关于帮助平阴县吸引、留住产业人才 助力平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者

张红

人大建议领域

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3-20

答复内容

您好!

针对您在《关于帮助平阴县吸引、留住产业人才 助力平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提到因平阴县是济南的市郊县,受大城市虹吸效应等因素影响,面临着外地产业人才不愿来,本地产业人才留不住的局面,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平阴产业经济发展。希望教育部门能从政策层面倾斜县域发展,特别是职业院校建立方面,借助职业教育发展的上级政策优势让县域小城集聚更多更好更适配人才。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布局,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产教融合、育训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面向全县各类人群开展特殊工种培训、技能短期培训、职教赋能培训等,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目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联姻”的建议,我们做了深入的思考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满足企业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破解省会城市“虹吸效应”带来的县域人才流失严重的影响,市教育部门支持平阴县以职业教育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以职教高地引领“四链融合”,产教协同升级“平阴制造”。近年来,支持济南市工业学校组建地域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济南市工业学校申办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等,提升办学质量,支持平阴引进高质量民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为平阴引才留才创造条件,要求职业院校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技术优化升级。

一、政策倾斜,联动发展

平阴县现有1所公办中职学校济南市工业学校,为提升该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济南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了全市唯一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济南市平阴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以济南市工业学校为牵头单位,省外东西协作职业学校、省内平阴周边区域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区域性职教集团,构建起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支持该校申办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2022年入选省首批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2024年,该校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幼儿保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等9个专业获批省首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前,济南市工业学校已成为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区教育为一体,为区域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终身教育的主阵地。

二、健全体系,多元办学

支持平阴县引进高质量的民办职业院校作为对公办职业院校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成功引入山东深泉技师学院、济南军博中等职业学校、山东锦泽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民族技师学院等4所民办职业院校,其中山东民族技师学院项目(济南市平阴县东部产业新城)列入济南市2024年度重点项目。通过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横向建立了“公办+民办”协调发展培养链条,纵向延伸了“中专-专科-本科”高技能人才培养链条。为区域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推动职业院校开展“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探索,支持济南市工业学校建设“产品研发试制中心”、“京东电子商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济南东原机电有限公司”等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校中厂”“厂中校”及产品研发试制,让在校学生就能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参与企业产品的加工与试制,缩短了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时间。近5年来,累计服务县域企业2168家次,推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0.2%。

四、示范引领,推进人才建设

为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济南市工业学校联合平阴玛钢厂共同成立省级“张进军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付清晨、姚桂风、孙敬伦、张令平等签订了工匠导师协议,邀请平阴工匠、技能大师到校进行授课等,提升师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济南市工业学校先后选拔骨干教师进企实践461人次,以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首席技师为骨干,建立产业导师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85%。2022年以来6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12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等省级荣誉。15名学生获全国赛事奖项,124人获省级奖项,42人被确定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对象。

五、育训并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各职业院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布局,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努力构建育训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高水平学校建设方案,市教育局要求济南市工业学校要对县域新型企业进行调研,深入平阴东部产业新城、济南建昌机械、玫德集团、碳素等企业,了解企业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低压电工、焊工、高处作业等特殊工种鉴定平台,提升县域产业工人技术技能,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教育行政部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区县职业院校与县工会共建工匠学院,充分发挥优势专业、骨干师资的优势,积极承担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工匠学院技能培训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结合企业发展要求,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培养工匠人才后备军。

下一步,市级教育部门将继续通过政策倾斜支持平阴县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介绍有到济投资意愿的企业和院校到平阴办厂办学。二是通过增加招生计划和支持平阴职业院校面向全省招生等方式,提高招生数量和招生质量,这些学生都将是平阴县潜在的职业技能人才资源库,也将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群体。三是支持平阴区域职业院校通过中国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人才培养形式,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所需要人才,留住人才。四是支持平阴职业院校全面调研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专业设置,加大培训范围和数量,精准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撑,吸引更多外地到平阴投资落户,推动县域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的信任,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和厚爱,我们将在您的鼓励下,一如既往的办好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