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09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2-21成文日期:2024-02-21
标题
关于利用科技馆等社会资源推进中学生课堂实景教学的建议提案者
李丽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4-02-21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科技馆等社会资源推进中学生课堂实景教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您的建议专业、务实、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对我市利用科技馆等社会资源推进中学生课堂实景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综合分析您的建议内容,主要集中于科技馆难以充分发挥传播知识和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预约困难,青少年主流人群覆盖率不足。科普展示效果欠佳。讲解服务不到位,设施维护不及时。同时建议:教学课堂“走出去”。科技馆资源“请进来”。馆校共建“创双赢”。针对这些意见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目前我市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以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活动培育科学素养
我市突出馆校结合、馆教结合,整合馆所优质科技资源,遴选43个科技场馆,以沉浸式体验式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各中小学校至少结对1所具有科普功能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机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方式,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双进”助力“双减”科普讲座进校园、科技馆所研学(2663次,614615人次参与)、科学社团(4560个,413382人次参与)、“泉·未来”学生节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高校、走进场馆、走进企业。
济南市教育局还与高精尖科技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学生、教师的科学(科技)教育获奖数量位居山东省前列。
馆教融通、校企融合初具规模,千所学校进百馆,积点成链、聚链成网,织牢织密科学教育资源网。如济南市医学中心实验中学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学科基地,成立医学特色班,定期赴学科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以医学特色为纽带,构建起语、数、外、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的关联。
二、建设“泉·科学”教育基地和科技特色高中
一是发挥济南市与中科院多方合作的优势,建设空天信息大学,发展航天特色教育。
二是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高新企业、“三农”场所、自然资源场所等资源,建设科学教育基地,在课后、节假日、寒暑假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指导学生发明创造,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三是探索建设“科技特色高中”,落实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科学调配招生计划,改革招生模式,支持科技特色高中依托优势学科,合理设置招生条件标准,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统筹设立“济南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中基地校”,拨付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从课程、教学、考评等方面推进基地建设的前期论证、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完善基地建设与运转的管理机制,三年内定向培养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1000名优秀学生,在不改变学籍单位的情况下建立虚拟班级,配置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个性化培养,探索“小初高”学科拔尖人才贯通式培养,鼓励基地优质资源向下辐射,形成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济南模式。积极组织高中学段创新后备人才参加“齐鲁科学营”,参与高校、企业实验室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为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
三、实施“泉·科学”教育校内提质计划
一是聚焦科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重点难点,探索区域科学教育有效模式。
二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强化实验能力考查,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突出学科教学中的实验操作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大赛和中学生实验操作比赛。促进学考一致,推动实验操作作为中考必考内容,2026年开始将理化生实验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三是创新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指导中小学生在小初高12年内完成“6个一百”计划,即“读一百本科学图书、讲一百个科学家故事、做一百个科学实验、看一百部科普影片(含纪录片、电视科普节目)、走一百个科普研学基地(或场馆)、观察一百种动植物。”
四是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通道,组织专家、名师、教练等深入研究清华大学数学英才班、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物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等5个专项计划,制定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拥有科学家潜质学生的选拔机制,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四、启动“泉·科学”教育引领区、引领校计划
围绕科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变革、空间场馆建设、校园科学活动、“少年科学院”建设、科学校园文化建设、科学教育品牌建设、特色基地(学科、项目)培育、城乡科学教育帮扶等,统筹规划,打造区域中小学科学教育引领区6个、引领校90所。对引领区和引领校进行跟踪指导,每年表彰先进单位,推广典型经验。
下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关心的问题,与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相结合,更好地利用科技馆等社会资源,深入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继续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家校社携手共育未来,让教育的美好可见可感。
济南市教育局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