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4-0014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工作进展
- 发布日期:2024-01-05成文日期:2024-01-05
- 标题:济南市教育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序号 | 主要任务 | 进展情况 | 自我评价 |
49 | 强化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5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0所,巩固拓展“双减”成效。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盛福高中建设。 | 一是2023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60%,优质园占比超过60%。主持起草《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规范》填补学前教育地方标准空白;发布首个原创市级学前教育理念logo和吉祥物。历下区成为全省第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248处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是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新增学位4万余个。盛福高中综合楼、公寓楼主体钢结构已至6层,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主体钢结构施工正在加速推进,行政办公楼等单体已主体封顶。 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等“合作共建”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机制全域深化,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集团和教研共同体181个,覆盖学校927所,覆盖率为100%。 四是持续提高学校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五是遴选培育16个学科45所学校为济南市第三批高中学科基地进行专门培育,打造省级高中学科基地6个,省级特色高中2所,3所高中学校在全省案例推广。 | A |
50 | 健全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全面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 |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一体两翼”为重点,深化办学模式、育人方式改革,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入围教育部首批产教联合体、4个入围省级首批产教联合体、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数量均居全省首位。黄河流域产教联盟服务国家战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全国5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之一;双元制制度创新案例被省政府评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57项制度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被省教育厅评为实践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43项,一等奖16项,分别比去年提高43.3%、100%。 | A |
51 |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治理。 | 一是以评促优,不断提高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开展省一类幼儿园评估认定工作,新认定123处民办幼儿园为省一类园,占新认定幼儿园的50.61%,复评99处省一类民办幼儿园,新认定9处民办幼儿园为市十佳园。24处民办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认定,22处民办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复评。 二是研究起草《济南市民办普通中小学校积分管理办法》,引导民办中小学不断提升规范办学水平。 三是对我市9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简章进行了审核,共开设了23个专业,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设置,并报省厅备案。 四是加强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开展全市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共评出五星级机构48所,四星级机构98所,引领带动了我市校外培训机构健康规范发展。严格落实《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积分管理办法》,每季度发布“黑白名单”和重点监督名单,利用积分管理有效推动机构信用管理。强力推进资金监管工作,稳步实施“一课一消”,一年来平台累计订单量达到24万个,订单金额超过1.2亿元,预收费监管资金和订单数量均位居全省首位。 | A |
52 | 持续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山东大学龙山校区、空天信息大学建设,高水平打造长清大学城、章丘大学园区,推动校地共建创新共同体、产业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一是启动实施2023年度高校集聚区提升行动,指导长清、章丘等相关区县制定工作方案6个,截至目前高校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22个,校地校企共建各类平台32个。 二是组织35所高校新申报市校合作项目344个,经评审立项支持125个,资金8365万元。首批94个市校合作项目已建设完成,滚动支持10个项目,资金1500万元。 三是举办驻济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供需对接会2次,发布高校技术成果、企业创新需求2张清单,推动山东大学等7所高校的20个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 四是召开驻济高校座谈会,梳理高校需济南市协调解决的事项112个,正分类推进落实。 五是依托驻济高校校友总会联盟、齐鲁科创大走廊高校创新创业联盟,举办创新创业促进系列活动7个。 六是空天信息大学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顺利完成现有校舍改造任务,开展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 | A |
53 | 加快发展教育新基建,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 | 一是持续推进市级实验区(县)和示范校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创新实践,总结形成市区校三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阶段性成果。 二是建成国内首个区域级教育大数据服务机构济南市数字教研中心。持续推动学情分析工作开展,为学校教学质量诊断和校本教学活动案例库的打造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完成500余人次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及师资培训,教育管理者及教师数字素养有效提升。 四是组织明湖论教之教育数字化高端学术论坛,在线收看人次达15万。 五是顺利迎接国家实验区建设专家组视导。 六是建设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打造济南教育专网骨干网,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A |
54 |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 一是聚焦难点、痛点、堵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选育管用”全链条培育,年内立项培育综改项目40项。推动23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建立改革基层联系点22个。3件案例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省级以上发文推广案例9件,《人民日报》等央媒刊载改革实事11件,3个案例获《济南改革》期刊或微信号刊载,作为唯一部门代表在全市深化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建强教师队伍。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政教师、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统筹开展济南未来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第四期济南名师和第三期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培训,并完成新一期120名济南名师和50名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成员遴选工作。我市87名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入选人数全省第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爱激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若干措施,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100个教书育人及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200个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命名泉城教育人才285名。确定497个“泉城教育世家”,表扬在高校工作和援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4个集体,88个个人,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 A |
64 | 积极融入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共建济青人才集聚平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优化提升海右系列重点人才工程,着力培养引进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齐鲁大工匠、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 积极推动国家级人才工程建设,2023年市教育局共发动推荐30名候选人参评国家级人才项目。 | A |
103 | 构建泛在智慧惠民体系,社保公共服务综合网办率达到98%以上,拓展医保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实现公积金贷款不见面审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网上办。 | 一是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报名“一网通办”工作,进一步完善数据接口,推动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社保、税务、卫健委等部门数据在教育领域共享应用,全面接入“爱山东”和“爱山东.泉城办”APP,实实在在“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济南市2023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15.77万人,总体较2022年增加3.47万人,增长28.21%。 二是242处公办幼儿园使用网上招生平台,采集审核报名2.82万名幼儿,通过政务云平台查询户籍接口共调用5.41万余次,查询不动产接口共调用3.48万余次,查询购房合同接口共调用1.77万余次,查询无房证明1.4万余次,实现了招生平台与市大数据局数据无缝对接,解决了“家长提交材料多”“招生效率低”“家长多跑腿”等问题。 | A |
115 | 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发展乡村数字化教育,打造一批农村电商品牌,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广泛深入应用。 | 一是全面加强乡村数字校园建设,举办城乡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班,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活动,实现乡村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 二是打造济南教育专网骨干网,当前已经完成项目招标并签订合同,项目正在实施中,为进一步推进校园网络提智增速奠定基础。 | A |
134 | 完善城市国际化服务设施,新增涉外服务港8个、国际化社区(街区)3个、国际化学校5家。 | 印发《关于提前培养2023年济南市“类海外”环境建设项目学校的通知》,在我市2022年已备案招收国际学生的学校中广泛开展“类海外”宜学环境项目建设,5所学校被确定为2023年度国际化学校重点建设单位。 | A |
市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 | |||
1 | 保障“学有所教”。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5所。 | 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新增学位4万余个,超额完成市“为民办实事”任务。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