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61G/2023-00438 组配分类: 专家解读
- 成文日期: 2023-09-20 发布日期: 2023-09-2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
- 标题: 【专家解读】“十词”绘就济南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发文字号: 济教发〔2023〕19号
解读人:王淑荣,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近日济南市教育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济南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是对《山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彰显了泉城人绘就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的信心和决心。十个词在更广、更深、更高的维度上概括出了五大任务,标志着济南市特殊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拓展学段、健全体系”,让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
《计划》中提出:在稳步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持续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计划》在对如何普及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既健全了学前段、义务段和高中(中职)段的办学体系,又通过市属高校面向残疾人开展继续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残疾人的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特别是适宜安置每一名具备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将教育康复服务覆盖到所有重残儿童。“全学段、零拒绝”的安置原则,真正践行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
二、“多元协同、融合发展”,让残疾儿童少年上好学
加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让所有残疾儿童少年有机会与普通儿童少年共同成长进步、相互理解尊重,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残疾人权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推动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从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业、就业需求出发,既关注当下又着眼未来,同步促进残疾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双提升,努力使之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促进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构建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新格局,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多元教育需求,既为残疾儿童少年融入学校生活奠定了基础条件,又为他们拓展了更加适宜的发展空间,这是新时代赋予特殊教育的新任务。
三、“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让残疾儿童少年学得好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计划》中提出的两项措施能让残疾儿童少年获得适合的课程和有效的学习,让他们学得会、学得好。
深化教科研协作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抓手,《计划》通过教科研协作与联动,使课程与教学改革持久长效,特别是通过成立济南市孤独症教育指导中心,利用教科研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及康复路径与模式,将是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强化专业支持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计划》立足三项措施,横向覆盖教育、科研、医疗、康复四个专业支持,纵向覆盖专家委员会的专业引领、资源中心的指导推动、助教陪读的个性化支持,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夯实条件、完善保障”,为残疾儿童少年服好务
《计划》中亮点之一是条件保障,不论是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财政投入还是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和待遇保障都是有力度的,体现了济南市落实特殊教育普惠性发展主体责任的决心,为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优质的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五、“凝聚合力、全员育人”,为残疾儿童少年助发展
要激发每个残疾儿童少年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计划》中从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凝聚全社会支持发展合力两方面进行了统筹谋划,多措并举促进形成对残疾儿童少年接纳、包容、支持、友善、关爱的和谐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