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学龄前幼儿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家长要留心孩子的这些“求救信号”

发布日期: 2023-06-28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期,济南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暨高新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成果发布仪式举行,本次会议的举办,也让“学龄前幼儿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孩子的哪些行为表现应当引起家长的关注?当发现孩子的“求救信号”之后,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对此,记者面向幼儿专家和幼儿园一线教师展开采访。

重视“同胞竞争”

别让爱变成伤害

      爸爸和妈妈抱着弟弟玩耍,她自己则孤零零地躲在一旁的小角落里……在高新区雅郡清源幼儿园开展的一次幼儿心理沙盘游戏中,佳佳小朋友做的沙盘画让老师特别留意起这个乖巧的小姑娘。为了弄清楚沙盘画背后的原因,老师随后便来到佳佳家里进行了家访。在家访的40分钟时间里,“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能不能懂点事”是佳佳妈妈与佳佳对话中的高频词汇,妈妈“指责式”的交流也让老师找到了佳佳孤独的原因。

    “之后老师跟我分享了孩子在幼儿园做的沙盘,当我听到她把自己与我们分离开、躲在小角落里时,我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了——我们要二胎的初衷是想让独生子的她不孤单,殊不知我却用双手把她推离这个家,挨骂的是她,挨揍的是她,努力讨好我的还是她;陪伴少了,耐心少了,责骂反而多了。每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疼。那晚,我彻夜失眠。”佳佳妈妈说,在老师的建议下,她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佳佳的相处方式,并在那之后开始搂着两个宝贝睡觉,佳佳也开始跟她谈心,将情绪一点点表达出来……

    在济南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暨高新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成果发布仪式现场,当佳佳妈妈讲述起自己的经历时,在场观众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带娃的身影,佳佳妈妈也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大家意识到:二孩家庭,一定要关注大宝的情绪,切勿让爱变成伤害。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主任赵冬梅表示,关注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健康,“同胞竞争”的问题不容忽视。据了解,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出现在同一家庭中,同胞兄弟姐妹之间会存在一种微妙的竞争关系,心理学上称其为“同胞竞争”。当父母专注于照顾小宝而忽略了大宝时,大宝可能会出现“不能自己睡觉”“尿床”等“求救信号”,以此博取家长关注。对此,赵冬梅建议父母要避免通过情绪化解决同胞竞争的问题,而是要尊重大宝,并积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与弟弟妹妹的爱是平等的。

警惕心理“应激障碍”

家长要正面教养孩子

       5岁的囡囡(化名)在小区门口亲眼目睹了妈妈被人用利器捅伤,在这之后,便一言不发,不仅出现睡眠障碍、晚上多次惊醒,眼睛里也不再有光;媛媛(化名)在与家人一起外出用餐时,因醉酒的爸爸与他人打架,便对爸爸产生恐惧心理,不仅不再与爸爸亲近,看到爸爸就害怕;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在没与瑞瑞(化名)进行沟通的前提下,突然将他送回到老家,原本性格活泼的他突然变得沉默……

      “突然变得沉默”“出现睡眠障碍”等“应激障碍”,是孩子发出的另一种“求救信号”。

为了避免“应激障碍”的发生,赵冬梅建议家长要正面教养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在非预期情况下一旦发生恶性伤人、交通等事故,要让孩子尽快脱离现场,如果需要询问孩子,尽量一遍完成,不要反复询问。另外,当恶性事件发生时,要让最亲近的人陪在孩子身边,给予孩子心理安全感,并辅以适当的心理疏导;严重情况下,可通过沙盘游戏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式疏解孩子心中的“症结”,以减少“应激障碍”对孩子造成的成长伤害。除了同胞竞争和应激障碍,赵冬梅还提醒家长要留心孩子的行为倒退等现象。

    “综合来看,幼儿心理是否发生偏移,家长可以对比同龄幼儿,从‘行为过度、行为不足、行为不当’三方面进行判断。”赵冬梅表示,比如一般情况下,幼儿在新学期入园两周内便能适应幼儿园新环境,如果超过两个月还存在分离焦虑,那么就要引起对幼儿心理的关注;5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情绪控制和行为控制能力,当幼儿在该排队时不排队、在不该说话的环境中说话,也可能出现了心理偏移;另外,如果幼儿咬指甲、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出现频率较高,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交流学习,那有可能出现了心理偏移,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提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历下区育德幼儿园中班班主任高敏也“有话说”。在幼儿园一线工作多年的她表示,每一个孩子在行为、情绪以及人际关系上发生改变,都是有原因的,“面对孩子的变化,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及时关注孩子,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认真倾听中与孩子产生共情。”

济南构建起“三全”心育模式

防止心理偏移向学龄期延伸

      据了解,为了做好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都会面向全市幼儿园开展幼儿心理调查,通过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的早期干预,防止心理偏移向学龄期延伸。

      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济南教育也从2021年开始积极构建全员化、全程化、全域化的幼儿心育工作模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园建设行动,并以高新区为试点,先行先试,明确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规划,逐步完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实施等工作机制,同时联合卫健、社区共同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全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中,高新区东城逸家幼儿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市级研究小组组长单位,基于区级研究探索要求及园所发展需要,以集团化推进模式协同其他四所区级组长园,带领包括高新区中垠雅苑幼儿园、玉兰花园幼儿园在内的25所实验园共享、共研、共发展,向内塑造师幼积极心理品质,在外创设宜人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师幼打造共同成长“幸福圈”;历下区育德幼儿园在创建了历下区学前唯一一个三星级心理工作室“幸福岛”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教育理念,借助阳光体能室、感统训练区、区角游戏等营造“开放+温馨”融育环境,通过开展“整体化+个性化”的融合教育活动,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带去爱的陪伴。

      经过两年的发展,济南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近千余人次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逐步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绘本课程、游戏课程、生活课程等园本化课程。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