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3-00175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3-03-17成文日期:2023-03-17
标题
关于疫情后期促进酒店及文旅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建议者
徐丽人大建议领域
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3-03-17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疫情后期促进酒店及文旅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我局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情况工作汇报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新冠疫情突发以来,对酒店及文旅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为最大限度保障包括酒店业在内的旅游行业的生存发展,稳定就业,市教育局从政策、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就业等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人才体制机制、营造良好人才环境。2022年4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推出21条措施加强全省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我市积极响应,将旅游服务类专业招生规模增加到1800余人。二是优化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增加旅游服务类专业数量,新设电子商务(电商直播方向)等专业。目前,我市市属职业院校已有8所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类专业,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学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山东协和学院等2所学校开设了酒店管理,山东英才学院等8所学校开始了旅游管理专业。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等6所院校新增电商直播专业,探索电商直播专业人才培养,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电商直播专业学生2021年通过电商直播为莱芜区牛泉镇销售小米1万多斤,被亲切称呼为“小米姑娘”。三是聚焦产教融合,开展双元制、现代学徒制试点。连续3年更新专业点240个,国家骨干专业达到30个,省级骨干专业达到36个,省级品牌专业达到94个,省级特色化专业7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51个,共建规模以上实训基地1161个,5个实训基地被评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2个项目入选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项目,建成5G综合应用实训基地等3个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培育产教融合项目150个,参与现代学徒、1+X证书试点学生达到8.6万人,5个产教融合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1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蓝皮书》,49个企业被评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占全省总数的23.2%,位居全省首位。四是成立济南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推动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是开展互联网+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疫情期间,为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职责,开展互联网+培训,共培育13000余人次。其中为退役军人等5类人员开展职教赋能无偿技能培训3500余人。六是整合“线上+线下”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发挥与人社、工信共同建成的全市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供平台作用,拓宽毕业生求职、面试、签约渠道。对接国家24365招聘平台、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大众人才网等,线上线下融合推送岗位。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广泛发动学术资源和校友资源,多渠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构建起结构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科学、校企合作机制成熟、学校运行机制高效、保障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济南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模式。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扎实做好文旅人才培育、稳才、留才工作。
一是突出内涵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开设工匠大讲堂、开展技能大师、能工巧匠、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高素质的文旅人才。
二是突出服务大局。紧密追踪文旅产业布局,优化专业设置,积极开展“1+X证书”“双元制”制度创新探索,让学校深度融入产业发展,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继续开展互联网+培训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突出数字赋能。完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运用大数据,实现企业需求、毕业生求职双向精准对接,推动信息精准投放,加速人才聚集。
四是突出影响力。面向驻济高校大学生设立“济南奖学金”。遴选500名高校优秀学生,每人奖励3000元,为人才集聚济南营造浓厚氛围,把有志在济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留下来。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济南市教育局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