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3-00186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3-02-20成文日期:2023-02-20

标题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者

王慧琳

人大建议领域

城市建设和管理

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3-02-20

答复内容

您在《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高质量发展研究,深化产、教、研、融相结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济南市作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持续加大政策制度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探索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荣获全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城市。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发展新环境。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市坚持走在前、开新局,切实加大政策供给,先后出台20个在制度机制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文件,实施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双元制创新等一批重大改革,启动产教融合项目培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校企共建产业学院51个,校企共建规模以上实训基地1161个,5个产教融合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牵头开发15个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9个,分别占全省的15%、12.4%、23.2%,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二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发展高地,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举办4次高峰论坛,构建起黄河流域九省(区)联盟成员5个联盟运行机制。举办泉城·中国(济南)国际商协会产业对话、黄河流域—湄公河区域产教融合项目对话、东南亚境外办学联盟会议,签署促进RCEP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合作协议。目前,建立6个国家级职教集团,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职教集团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率先在全省以市为单位开展双元制制度创新,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济南范式,AHK-济南项目入选山东教育“品牌系列”,作为省内唯一学校项目入选全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新引领。建成全国首个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构建智慧化产业人才数据中心,推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各学校相继建立校本数据中心,直接服务企业1240家,服务学生13.1万人,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对接的精准性。四是开拓“双创”教育新局面。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0个,300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有效孵化,149个项目入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搭建技能成才平台,积极承办全国技能大赛,2022年达到11所学校12个赛项,承办数量占全国的1/10,全省的1/4,荣获世界技能大赛银奖1项,荣获职业技能大赛国奖23项、省奖126项,获奖排名由3年前全省第8位上升到第3位。

下一步,市教育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服务省会产业发展能力。科学优化专业设置,围绕服务济南三大国家战略,优化、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布局一批产业需求大、发展前景好、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双元”育人,集聚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推动以企业学院、实训基地、协同创新平台等形式,共同打造集教育教学、生产实训、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项目实体,通过订单教育、职业体验、对口培养、技能竞赛等方式培养技能人才。以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为抓手,鼓励各职业院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新技术传播、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二是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平台建设。组织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平台使用培训,有关学校要指定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毕业季通过平台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做好企业用工需求和学校人才供应的有效衔接,使平台高效运作起来,助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三是深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召开黄河流域产教对话,以及智能建筑、医疗康养专业指导委员会议,组织沿黄九省区教育部门及相关企业就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育人质量、提效内涵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推动产业资源和办学资源整合优化、校企校地深度合作。举办东南亚境外办学联盟会议,深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四是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借助信息技术重塑教学形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教材,把企业的典型案例及时引入教学,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及时融入教学,创造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申办国家和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深入总结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经验和不足,提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能力水平,努力培养大国工匠、齐鲁工匠。


济南市教育局

2023年2月20日


吸收采纳情况

采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