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探索“菜单项目+自选项目”合作新模式,高新教育激发标准化建设活力

发布日期: 2023-11-01 浏览次数: 字体:[ ]

       孩子们一会儿就要吃加餐了,保育员参照墙上张贴的“说明”调配好消毒液,随后便按照“清—消—清”的标准擦拭起了桌子。高新区教育文体部学前办公室负责人黄冬梅告诉记者,今年出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规范》五项地方标准,让保教工作有了细致、明确的标准要求,“即便是新入职的保教人员,也能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太有用了!”

  《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出台后,高新区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在五项地方标准的推进和落实中,逐渐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助推全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制定“六步工作法”把标准化融入日常管理


      落实标准的前提是知标准、懂标准。为此,高新区把加强干部队伍工作能力素质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专题辅导、日常督导、分类指导等一系列举措让全区教师吃透、弄懂、准确把握《规范》的精神及要求,完成从“学习标准”到“熟悉标准”的过渡。

  其中,围绕《规范》,高新区制定“1+3+6+X”标准化推进方案,锚定“人员全覆盖、环节全方位、管理精细化”三个重点任务,实施“园长带头抓、分类指导推、查漏补缺改、对标规范立、常态督查促、逐项考评验”的“六步工作法”,明确了园所标准化建设方向和方法路径。

(师幼欢乐互动)


  “《规范》刚开始推进实施的时候,我们一度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将其落地。区里制定实施的‘六步工作法’,让我们更加明晰五项地方标准的细则,将标准化有效融入日常管理中来。”高新区贤文世家幼儿园园长马杰表示,在“六步工作法”的推动下,幼儿园对照五项地方标准进行自查,并建立问题台账,推动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发展;而区级专家团的定期入园指导,则让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在五项地标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方向。


将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 让标准随时“看得见”


  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高新区通过清单明责、常态履责、制度督责,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督管,确保《规范》推进实施工作不打折扣、不走过场、不图形式。

  立足实际,制定了《济南高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服务规范>的实施方案(试行)》,对标对表制定实施任务清单,形成定时、定人、定岗、定责的闭环机制,推动工作落地见效。高新区还根据五项地方标准明确了标准化管理建设重点内容,各园所、各岗位将标准与实际工作进行对应自查、明确细节、梳理流程,形成流程化、可视化工作图示,保障落实效果。


(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王华进行标准化指导)


  “以东城逸家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为例,作为市级标准化试点园,我们不仅将相关制度做成展板上墙,还将各项工作流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提炼,形成卫生保健手册和二维码。老师们只要打开手册或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获取内容。”黄冬梅说,将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让标准“看得见”。东城逸家幼儿园逐步形成了“两化融合、三重提升”的卫生保健规范化实施模式。与此同时,贤文世家幼儿园、新东佳苑幼儿园、将山佳苑幼儿园三所市级标准试点园也积极创新,开启标准化模式的探索。

  在以上4所市级试点园基础上,高新区还吸纳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广电东城园)、山东银座·英才幼儿园(黄金园)加入,6所幼儿园组成试点园中心组,积极开展试点创新,特色创新,打造典型应用和先进案例。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广电东城园)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平台,让互联网与幼儿园管理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信息资料库、幼儿出入园人脸识别安全保卫系统、教师工作评价系统、幼儿发展评价系统……打造的现代数字化幼儿园管理模式,实现了幼儿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物资管理等标准的“可视化”。


创新一体化评估机制 让幼儿园“动起来”


 为了让区域内幼儿园在《规范》实施中真正“动起来”、各项工作“实起来”,高新区还全面推行五项地方标准项目化、一体化、同步化建设,让地标创建工作成为高新学前提质扩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保育员按照《规范》清洁卫生 )


  在地方标准项目化建设中,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通过“菜单项目+自选项目”区园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为区域推进地标创建提供可实施新路径。何为“菜单项目+自选项目”?黄冬梅以东城逸家幼儿园举例说道:“卫生保健室是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核心区域,也是最需要标准化规范的区域。东城逸家幼儿园在做好五项地方标准实施工作的同时,将《规范》中的‘卫生保健’作为自选项目,并根据部分要求改变卫生保健室物品凭经验摆放整齐的方式,按照规范进行有序整理、分类摆放、标识清晰,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更为及时处置健康卫生问题节约了时间。”

  坚持目标导向和实用导向,高新区开展点对点现场指导、现场演练,主动探索适应区域保教新发展的“考核督查一体化”评估机制,在督查幼儿园日常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改革考核方式,研究制定学习创建《规范》星级试点园的评定标准,对符合相应星级标准的幼儿园进行资金奖励。这有效激发了区域幼儿园实践地标的热情和内生动力,让每所幼儿园都积极参与到地标学习和实施中来。另外,围绕“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管理提升”三大重点,实施“学、研、训”一体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了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资源。

  “自《幼儿园保育教育规范》五项地方标准实施以来,高新学前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在推动四所市级试点园发挥园所优势,构建可复制、可推广标准化经验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区级试点园建设项目。目前,全区38所试点园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形成‘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格局。”高新区教育文体部学前分管负责人王磊说,接下来,高新学前教育将继续做好标准化提升工程,为济南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