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61G/2022-00344 组配分类: 建议和提案总体情况
  • 成文日期: 2022-09-05 发布日期: 2022-09-05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
  • 标题: 济南市教育局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报告
  • 发文字号:
济南市教育局2022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报告
信息来源:济南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2022年市教育局共收到建议提案138件,其中市人大代表建议50件(主办19件,分办13件,会办18件,1件不公开办理),市政协提案88件(主办35件,分办18件,会办29件),全部按期规范办理完毕。办理过程中,我局积极与委员沟通交流,通过电话答复、上门面复、邀请实地调研等方式,不断提升建议提案办理质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办理工作

今年涉及我局的建议提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今年代表委员关注点较为广泛。纵向来看,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全覆盖;横向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十多个领域。二是更加关注深化德育综合改革,对思政课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更加关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双减”落地、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四是更加关注教育服务强省会建设,包括校地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五是更加关注教育改革,包括教育信息化、思政课改革等方面。

为做好提案建议工作,4月28日,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作出专门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落实。”5月9日,分管领导在局务会上作了专门安排部署,要求承办处室和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专人负责,优化答复程序,提升答复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二、规范办理工作程序

一是及时交办。办公室收到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登记编号,并明确了责任领导、承办处室,形成了《提案建议分工表》,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和《2022年提案建议办理工作明白纸》,实现了统一编号、承办处室明确、办理时限清晰、工作要求具体的交办工作。二是明确办理期限。会议期间交办市人大建议、市政协提案全部按照上级时限要求提前办理完毕;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提案交办后3个月内办理完毕,最迟不超过2022年12月底。三是进行现场面复。市领导有明确批示和市人大、政协确定的重点建议、重点提案须逐件面复。其它建议、提案也应尽量做到先面复后书面答复。面复采取电话沟通、邀请座谈、登门汇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四是做好书面答复。各承办处室和单位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按规定格式向代表、委员寄送书面答复函,并按时在系统进行网上填报。五是实施全过程督查。定期调度办理进度,了解代表、委员对答复是否满意,确保面复率和满意率达到100%。建议提案办理完成后及时作出书面总结,并报送市政府督查室。同时,认真做好办理结果公开工作。

三、着力推进建议提案采纳落实见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群众所盼为教育所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全力办好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教育,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群众所盼为教育所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全力办好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教育,在“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上精准施策,创造了许多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可复制的典型经验,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

深化德育综合改革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市教育局一是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教研和协同创新中心,深度提炼“双贯通”改革成果,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是作为国内唯一城市代表精心组织实施OECD社会情感能力国际测评,开辟济南德育和素质教育发展新路径。做优做实“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遴选推荐的11个方案全部获省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获奖数量全省最多。央视《东方时空》《晚间新闻》对我市学生家庭建起养“机”场经验做法进行报道。三是实施“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心理健康护航行动计划。学生心理健康关爱热线24小时持续发力,热线项目被列为2022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和首批济南市“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开发“吾心你好”精品系列主题视频,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四是坚持“以文化人”,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16所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和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数量居全省之首。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市教育局在全国首次创造性制定幼儿劳动启蒙教育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优化全市信息整合,实现招生入学平台“一网通办”。高质量组织2022年济南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择优推报58项参加省级遴选,济南市共获奖48项,特等奖7项,为历年来最好成绩。聚焦“双减”,发布义务教育12个学科的作业指导意见。加快济南教育信息化发展,全力打造线上教学的“济南方案”。凸显学术引领,举办“明湖论教”系列论坛。出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登峰计划”。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济南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评为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有5个项目被教育部评为产教融合典型案例,49个企业被评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完成济南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平台相关功能开发和数据采集工作,确定13所职业院校开展试点。举办黄河流域产教联盟高峰论坛,构建起联盟成员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布机制、博览会举办机制等5个联盟运行机制,奏响沿黄九省(区)共同谱写的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黄河大合唱”。成立黄河流域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探索服务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成立全国首个现代会展职业教育集团,打造全国高水平特色会展专业。“43221”中德双元制模式、智慧建造专业群教师团队、我在莱职修文物入选山东教育展示传播“品牌系列”。印发《2022年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细则》,顺利完成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深入推进市校融合发展战略一直是代表委员的重要关切。支持驻济高校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立项实施95个市校合作项目并定期开展督查推进。支持高校新建产业学院8个、校地合作各类创新平台20个,新增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11个、校地合作专业43个,新批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家。牵头成立医学教育、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4个领域联盟(共同体),举办黄河商学院、黄河盐生植物研究院等5个研究机构(智库)。启动新一轮高校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指导5个高校集聚区制定实施方案。强化驻济高校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对驻济高校开展疫情巡查督导770余所次,整改问题1400余个,确保高校大局稳定。16位市领导带队赴驻济高校督导调研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组建46个包保高校工作组深化市校“一对一”包保服务,报省动态45期。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发扬“政治坚定、心存敬畏、事不避难、快干实干”的济南教育精神,按照“全市要优秀、全省争先进、全国有影响”的教育发展定位,推动济南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