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2-00216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2-07-28成文日期:2022-07-28
标题
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发展的建议提案者
孙露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2-07-28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并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下面,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向您汇报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承受着不同程度的考验。为着力提升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市教育局坚持以人为本抓改革,强化关键举措创新,全面推进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呵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坚持规划先行,实施整体架构。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济南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从“四大体系”、“两大机制”、“16项工作任务”方面着眼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盯紧落实心理辅导室配建、心理课程开设、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并享受班主任待遇等工作要求并纳入对区县和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督促并指导区县和学校落实教育部、省市相关文件要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开通热线服务。2020年6月,在全省率先开通济南市学生心理关爱24小时热线87-525-525(拔起-我爱我-我爱我),目前已持续运行700余天。所有热线均由心理专业服务团队负责接听解答,团队聘请专职心理咨询师3名,遴选我市中小学优秀专职心理教师63名,严格遵守心理咨询设置,用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及家长化解成长问题。平台对异常和危机来电实行同步监听、评估、一键预警上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心理危机。市局组织专家制定了《济南市学生心理关爱热线危机干预流程》,畅通“市心理中心—区县—学校”心理工作沟通渠道,建构了“热线有回应,区县有跟进,学校有跟踪”的工作闭环,实现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化。截至2022年7月25日(开通762天),接听有效热线20639,总时长144457分钟,上报并化解危机事件27起。热线项目被列为我市2022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和首批济南市“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三、坚持全面筛查,强化矫治互补。指导区县、学校严格落实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要求,做好重点时段、特殊时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抓好“市—区县—学校”三级服务,指导学校设立“心理委员”和重点关注学生“隐形保护人”,针对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工作台账,实施“一人一策”关爱帮扶。邀请高校和精神科专家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会诊,提供解决方案。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提高德育干部和心理教师骨干队伍心理危机识别和评估干预能力。召开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研讨会,邀请山东大学、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的心理专家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研讨。
四、坚持多措并举,打造泉城心育特色。一是重建学生心理指导中心,全力保障。新建济南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面积近400平方米,16间功能室,能满足热线接听、个案咨询、家庭教育、心理测评、直播录播、教师培训等多项功能。二是实施主题行动,家校合力共育。实施“觉察接纳,涵育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行动,引导父母和教师觉察反思自我不良的教养、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悦纳自我。创新实施心理健康“三个一”行动,鼓励家长每天与孩子拥抱1分钟,每天有效沟通交流1刻钟,减少控制让孩子每周自由放飞1小时,通过家长与孩子真实行动产生的改变实现心理健康发展。三是抓好课程教育主阵地,强化知识教育。历时7年,编制完成《济南市中小学心理课程标准》。2021年9月,在全市中小学推广试用,促进全市中小学心理课程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四是加大心理知识宣传,做好科学指导。开发济南市“吾心,你好”精品心理系列短视频和线上直播,旨在利用全国优秀心理专家团队教育资源,指导教师、学生、家长三类群体掌握心理调适策略。
您在提案中提到“建议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心理健康教育趣味化、多样化”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很有启示。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如通过师资培训、人才引进、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美育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平台,使心理健康教育趣味化、多样化。
接下来,市教育局将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主导与协同相结合,教育与医疗相结合,在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平台保障体系、优化家校社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教师心理健康关爱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全员育心、全心育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为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再次感谢您对济南教育工作的支持与关注。
济南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