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2-00225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2-07-16成文日期:2022-07-16
标题
地方政府参与驻济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促进校地深入合作的建议提案者
韩慧健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2-07-16答复内容
您好,《地方政府参与驻济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促进校地深入合作的建议》收悉。您在提案中提到以政府深度参与驻济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管理为抓手推动校地深入合作,为我们下一步优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非常感谢您的建议。现结合我局正在开展的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驻济高校52所,学科门类齐全,各类人才荟萃,科研能力较强,长期以来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联络服务驻济高校的责任部门之一,牵头出台了校地合作相关政策9个、立项支持了95个市校合作项目、建设了一大批平台、奖励了1万名优秀学生,驻济高校与济南市的粘性在逐步增强。
特别是2021年10月,市教育局牵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济政发〔2021〕15 号),在广大驻济高校中引起热烈反响。在引导高校培养我市产业需求人才方面:明确提出“支持驻济高校加快构建服务我市重点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前沿产业的专业体系,积极拓展量子科技、区块链、空天信息、人工晶体材料、生物材料、基因编辑等前沿产业紧缺专业”“支持驻济高校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以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合作办学模式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或特色学院”等举措,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提供了保障。
为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制定了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支持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和政策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文件,对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中的职能和定位进行明确。主要考虑是各类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的建设仍然以高校为主,赋予项目依托高校充分的自主权,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等部门主要负责指导高校设定项目预期目标,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不过多干预项目建设的具体过程。
2022年1月,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将山东财经大学申报的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23个高校现代产业学院项目列入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支持范围,其中11个入围山东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同时,考虑到产业学院建设周期长、预期效益好等特点,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拟将部分产业学院项目纳入重点培育项目名单进行滚动支持。
您在提案中提到“鼓励高校建立独立法人主体的现代产业学院(企业或事业),支持驻济企业参与办学,探索推进现代产业学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高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国家、省已经出台了若干鼓励性政策,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予以支持。在此,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也将重点鼓励、支持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强的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联合驻济产业龙头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积极探索,为其他高校提供典型经验。同时,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调动驻济高校扎根济南、服务济南的主动性,提高校地共建共享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校地合作相关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持续为济南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济南市教育局
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