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661G/2022-00180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教育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2-06-24成文日期:2022-06-24
标题
关于多措并举,让课后服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者
张静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教育局答复时间
2022-06-24答复内容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让课后服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双减”工作的关注,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济南市教育局切实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育人为本、源头治理、系统整治、综合施策,确定了科学有效落实双减、持续净化教育生态的工作思路,切实把落实好“双减”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作为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生态,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回归校园,健康成长。
一、建立完善的校内“双减”工作机制
召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双减”,建立市直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双减”协调机制,建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长效工作体系。印发《关于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要求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出十项举措和5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区县为主,行政推进,一校一案,全面落实”的工作原则,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综合治理、合力推进的工作样态。
二、实效推进“双减”工作
(一)多措并举,为课后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济南市14区县860余所中小学(不含寄宿制学校),共计771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其中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人数为658851名。576所学校建成课后服务“课程超市”,168所学校有校外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其中34所学校选用第三方机构,并探索建立“教师+家委会、教师+社区服务、教师+第三方机构服务、学长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服务模式”;突破“线上线下”壁垒,依托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设涵盖初高中全学科的知识讲授、学法指导、素质教育和生涯指导课程。各区县教体局充分开发本区域资源,打造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多样化课后服务体系,如槐荫区联系文明办、团区委、文旅局、少工委等多个部门,构建起“72所中小学+47处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10个校外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1个青少年宫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1个网上主题乐园”的“15分钟快乐成长圈”。历城区确定“3432”工作思路:“3”即聚焦三项重点研究;“4”即落实四项常规工作;“3”即用好三个工作机制;“2”即搞活师生两类活动,实施强课提质行动,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双减”要求。
(二)减负提质、强课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以评价促“双减”,开展全市小学学段无纸笔测评实施与研究。聚焦“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的具体要求,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各级中小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做法,探索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二是以线上教学促“双减”,确保在线不减质不降效。2022年寒假期间,启动了“济南名师寒假线上‘泉课行’公益助学”活动,面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4-6年级、初中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推出619位济南名师提供的628节线上公益助学资源,助学资源涵盖小学4-6年级、初中和普通高中全学科知识要点和学习、复习重点,按照教材结构和课程进度安排进行科学设计,以单元章节为主,设计专题复习精品课、素质拓展课、家庭教育课、实践活动指导课,同时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艺术、传统文化课程等。2022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济南市教育局先后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时期推行“港湾”式暖心服务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关于应对疫情做好“空中课堂”线上教育教学资源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济南市教育局稳定有序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范线上学习时间、时长和作业考试等工作要求,保障线上教学中落实“双减”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推出基础教育全学段科学衔接的“泉引桥”工程。为更好地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济南市教育局全新打造“泉引桥”全学段衔接工程,科学分析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围绕每个学段进入后一学段所需的成长要素、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围绕学生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4个方面设置指导要点,使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指导和衔接教育,成为科学贯通推进的系统工程。四是有效强化作业管理。按照“双减”要求,在2021年全市暑期教育工作会上,又对作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严控总量。严格监督各学段作业总量控制要求和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组织义务教育学段11个学科聚焦作业研究,组织优秀作业设计研究征集活动,建立以年级统筹为主线、学科协调为辅线的双线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强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对作业的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和分层实施,构建科学有效的作业实施评价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和水平。启动第二批“领航、特色、新优学校”创建工作,持续推动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和特色学校建设,成立网络教育制作中心和数字教学资源总库,聚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实施工作,提升区域整体育人质量,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二是进一步提高“双减”工作实效。将中小学“双减”工作纳入区县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效监管制度,协同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三是持续推进“泉引桥”、全环境育人、强镇筑基等重点项目,在高质量发展上“筑根基”。深入挖掘区域优质资源,擦亮更多优质教育品牌,不断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织密社会育人融通网,形成多链条、多维度的“双减”工作合力。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后服务。探索“教育+”课后服务综合模式,以济南课后服务云平台为依托,强化资源匹配、过程监管、信用评价等数字化应用,促进课后服务从单向管理到协同共治的转变。五是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部、省厅关于引入第三方参与课后服务的要求,制定济南市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按照区县统筹,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我市中小学引进第三方参与课后服务的程序、办法进行有效规范,加强对校外培训服务的质量监管,有效利用学校的便利优势、安全环境等资源,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的个性化辅导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济南市中小学校内“双减”问题的关注以及提出的宝贵建议。
济南市教育局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