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各幼儿园还在入园仪式上下了功夫,比如历城区凤凰路幼儿园的“cosplay 盛装红毯秀”、市中区福景幼儿园的“沉浸式”游戏等,让复园首日仪式感满满。
“小哭包”少了!“过渡期”前置让萌娃快乐返园 |
|||
|
|||
16日,萌娃们终于回到了幼儿园,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有序入园、快乐游戏,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印象中的“小哭包”少了,这让家长们欣喜不已。 “一开始还担心孩子哭闹,看来是我们多虑了。不管是复园前的心理疏导,还是复园当天的欢迎仪式,幼儿园将工作都做到了孩子心坎儿里去了。”槐荫区清致幼儿园的家长李女士表示。当天,记者采访了多所幼儿园了解到,复园第一天,除了个别孩子出现哭闹的情况之外,大多数孩子都跟着老师的节奏顺利开启了欢乐的幼儿园时光,究其原因,与幼儿园将“过渡期”前置有关。 据了解,为了避免幼儿因长时间的疫情居家生活而导致“好习惯归零”,各幼儿园在济南全面开启线上教育教学后,纷纷制定了《幼儿居家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将一天当中7:30-21:30的这段时间进行规划,给幼儿的居家生活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非常感谢幼儿园为我们制定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才让孩子居家这一个半月的教育没完全丢下。”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跟着一日活动安排表开展教育活动,让家庭变成了“第二个幼儿园”,极大避免了因长时间“放羊”而导致的复园焦虑。 “小班孩子会不会哭闹着不返园?”“幼小衔接关键时期,大班家长是否会有焦虑情绪?”……为了让幼儿顺利实现从家到园的过渡,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踏着“网路”走进每家每户,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舒缓家长的疑惑焦虑。居家期间,结合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儿园还通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并在体验活动中渗透文明习惯、情绪管理、自我保护、规则意识、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社会交往等内容,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家中也能收获智慧成长。 记者从济南幼高专幼教集团轩易国际城幼儿园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通过一系列的“生命主题课程”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其中,复园前不久开展的“童心孵蛋”活动,就为幼儿搭建了顺利复园的“桥梁”。“哇,蛋宝宝开始成长了!你看,这里有红色的血丝!”16日,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孵蛋室,当拉上窗帘给鸡蛋照灯时,受精蛋中出现的一条条红色的血丝,引发了孩子们对生命的好奇,接下来在孵蛋室即将发生的事情,也成为孩子的最大期待。 “疫”别多日,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的“复园第一课”既新颖又接地气。“这个小麦闻着好香呀,摸着还有点扎手呢。”16日,历下区锦屏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别样的“复园第一课”——让孩子们通过收割小麦,感受劳动的快乐。据了解,这些小麦是去年11月份种下的,今年2月份就已经长得绿油油,“那时候,这片小麦是园里唯一的绿色,孩子们非常喜欢。”历下区锦屏幼儿园园长许文娜表示,当下复园,正赶上小麦成熟,幼儿园便将收割小麦纳入到复园第一课当中来。据悉,除了收割,孩子们还参与了磨麦、脱皮、扬麦子、品麦子等环节。 让孩子再次“爱上幼儿园”,济南高新区金汇瀚玉幼儿园也动了“小心思”。“今天一早,孩子们入园后没有直接去教室,而是先跟着老师来到了操场。园里有两棵大梧桐树,平时孩子们都喜欢到树下面捡叶子,抓小虫子。今天我们就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捡种子,大家玩得可开心了。”班主任王蕊告诉记者,孩子们回到幼儿园,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回和老师、园所的亲近感,让他们到熟悉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帮孩子建立起回归校园生活的自信。幼儿园还设置了为期一周的复课复学适应期,这期间,每天的区域游戏、互动游戏时间会增多,并将继续利用好两棵大梧桐树,带领孩子们做树叶画,讲种子的故事等趣味活动。 结合传统文化,紫苑幼儿园也在复园第一天上新了手作“盲盒”。这些“盲盒”正面是老师手绘的关于传统文化故事的图片,背面则是一个二维码,扫描后就可以听到老师录制的传统文化故事。“之所以准备这些‘盲盒’,一方面希望给孩子们带去惊喜,另一方面也想让孩子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孩子们精神和心灵的土壤。”园长吕蕴数表示。 除此之外,各幼儿园还在入园仪式上下了功夫,比如历城区凤凰路幼儿园的“cosplay 盛装红毯秀”、市中区福景幼儿园的“沉浸式”游戏等,让复园首日仪式感满满。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