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
|||
|
|||
发生涉学生暴力事件,让人痛心。无论是学生斗殴还是校园暴力对于孩子的伤害都是极大的,美好校园需要大家一起守护!让我们初步认识校园暴力,并做好相应防范工作。 一、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 校园暴力案件中主要有两种暴力形式,一种是身体受到伤害,比如被殴打的行为,称它为“热暴力”;另一种是“冷暴力”,就是精神受到伤害,比如被胁迫、侮辱、排挤等。 二、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做 1.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生活细节 如果孩子出现成绩下降明显;性格逐渐孤僻;衣服或者书本被弄坏;身上出现不明伤痕等现象,家长们要提高警惕,孩子可能已经卷入校园暴力。 2.正确引导对于受害的孩子 ①让孩子与信任的成年人交流,减少孩子的无助感。 ②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深入了解事件原因,帮助孩子解决暴力事件。 3.对于施暴的孩子 ①用真诚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尽可能不要大骂孩子。 ②耐心和孩子沟通,有效地处理已经发生的暴力事件,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4.教会孩子避免危险的方法 ①遇到“校园暴力”勇敢说“不!”,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等成年人。 ②遭遇校园暴力时,尽量不要激怒对方,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③上下学和活动时间尽可能结伴而行。 ④放学路上不贪玩。 5.注重家校沟通 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老师联系,将发现的情况及时反映给老师,引起老师关注,及时降低孩子的伤害,形成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做到更早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十招应对校园暴力 ①忌“懵”,保持沉着冷静,尽量拖延时间。 ②向周边路人呼救或做出引起路人注意的动作。 ③保持理智,忌“鲁莽”,不要激怒对方,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④可以顺应对方的话去说,缓解气氛,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争取时间。 ⑤穿戴方面要尽量低调,不要招摇。 ⑥没有家长接送的情况下,上下学尽量结伴同行。 ⑦在学校不要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不能对暴力侵害忍气吞声,要及时向家长和老师报告。 ⑧独自外出要避免到人少偏僻的地方,天黑前按时回家。 ⑨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心理教育,有问题要及时疏导。 ⑩忌“以暴制暴”,不要抱有“以牙还牙”的心理。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孩子之间的团队合作,让孩子拥有团队意识、大局意识。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