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的通知 |
|||
|
|||
各区县学生资助部门,市属各学校: 现将《2022年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济南市学生资助中心 2022年3月10日
2022年学生资助工作要点
2022年,学生资助工作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加强资助规范管理,狠抓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强化政策宣传和监督核查,切实提升学生资助保障水平,持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全面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学生资助品牌,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通知》,统筹做好特殊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资助资金落实和发放、资助监督管理、系统资助基础信息数据填报和维护、资助宣传育人和培训等工作,重点做好“特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标准优先资助,统筹做好“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完善各学段精准认定指标体系,提升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水平;印发《济南市学生资助工作指南》,加强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资助宣传和发动、申请与认定、发放和监督、培训和育人等形成标准化流程,确保学生资助“规定动作”更加规范高效,“自选动作”亮点频出。健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灾情应急保障要求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学生资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二、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办法,确保认定精准 指导督促全市学校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确保学校均制定符合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区域特点的认定办法,做到“一校一则”。重点将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全部认定为特殊家庭困难学生,予以重点资助,确保特殊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均能享受相应的资助政策。对“一般家庭困难学生”,严格按照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开展认定,并完善家访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表现等评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综合评审确定困难等级。加强受助学生信息公示制度管理,切实保护学生隐私。推进利用民政低收入信息平台信息,加大对虚假填报家庭经济情况的甄别和惩戒措施,防止因学生虚报瞒报造成认定不公平、不精准,确保认定精准有效。 三、切实加强资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精准发放 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监督核查制度。利用好第三方审计核查,重点解决资金拨付不及时、发放不及时、套取、骗取学生资助资金等行为发生。加强资助资金绩效管理,开展资助资金绩效评价。加强学生资助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管理学生资助资金发放时间,各学段学生助学金必须于春季学期5月31日、秋季学期11月30日前发放到学生手中。提前做好资助卡的开卡补卡等工作,探索并积极推动学生资助资金社会保障卡发放,优化学生受助资金发放办法。及时做到资助金发放告知提醒,发挥资金解忧帮困作用。 四、全面提升资助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线上线下信息精准 把2022年作为“数据质量提升年”,强力推进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加快提升学生资助系统数据质量。扎实做好全国、省、市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确保所有学校全面应用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所有资助项目纳入系统管理,所有资助信息准确填报,实现“3个100%”和“3个零误差”工作目标。升级完善济南市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困难学生认定、数据汇集和上传等功能的有效应用。组织开展三级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应用线上与线下培训,分学段、多形式组织开展学生资助业务培训。 五、持续推动学生资助由经济保障型向促进发展型转变,资助育人扎实开展 推动各区县学校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教育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对受助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开展“爱心传递”、“冬季送温暖”等主题育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主题育人活动贯穿到奖、助、免、补、贷、勤等学生资助执行的各环节,深入挖掘资助育人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六、广泛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确保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秋季开学全市各学校均发放资助政策告知书,各高校随高校录取通知书同时发放《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印发致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耐心细致解答来电学生和家长咨询。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展示学生资助工作成效,讲好学生资助感人励志故事,提升学生资助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班会和家长会等形式进行资助政策宣传解读,对“学生资助做什么、该找谁、怎么办”等问题提供身边服务,切实为贫困家庭学生解疑答难提供帮助。做好学生资助舆情应对与应急处置工作,稳妥应对突发事件。 七、做好助学贷款和还款救助、基层就业工作 推动做好高中(中职)预申请工作,减少办贷手续,提高贷款资格认定精准度。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工作,实行诚信承诺制和电子化合同,让学生和家长少跑腿,实现“一次办好”,确保“应贷尽贷”。建立催收工作台账,实行“一人一档”,密切追踪还款学生实际家庭经济情况,做好屡催不还,恶意欠贷台账管理。落实还款救助政策,准确掌握符合还款救助条件学生信息,充分利用好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避免违规使用资金。强化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申请学生的政策解读,避免出现舆情;严把申请材料审核关,资金发放及时有效,确保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不错一人、不漏一人、不差一分。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