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661G/2021-00430 组配分类: 济教办字
- 成文日期: 2021-10-27 发布日期: 2021-10-27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教育局 统一编号:
- 标题: 济南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落实“双减”政策 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通知
- 发文字号: 济教办〔2021〕31号 有效性: 有效
各区县教体局,直属各中小学校(事业单位),民办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40号)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5〕10号)等有关工作要求,现就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以办好“有温度的济南教育”为目标,探索家校社协同助力“双减”政策落实的有效路径,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整体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二、目标任务
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为主要任务,以校内外家长课堂为主阵地,向家长宣传国家“双减”政策的有关要求和重要意义,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广科学育子理念和典型经验做法,提高家长履行监护人主体责任能力,挖掘家庭成长动力,帮助家长理解学校的针对性教育建议,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探索家庭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济南方案”,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源头施策”,明确目标任务
1.充分认识“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各区县和学校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双减”工作既是一项事关民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实现为学生成长减负提质、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必要途径。
2.充分认识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优势。近年来,我市家庭教育以“泉家共成长”项目品牌为平台载体,以“一区一品格、一校一特色”为服务要求,以“万名教师访万家”干部教师全员参与为队伍保障,以市政府“千所标准化家长学校、百所示范性家长学校”建设为机制支持,以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为品牌展示,创新打造家庭教育“一个纲要、两个标准、三个平台”,家庭教育工作推进成效显著,为落实“双减”工作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3.充分认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任务。各区县和学校要进一步理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思路,加强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给予家长指导、咨询、互动、交流,激发家长学习动力,创新学习方式,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家长学习体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解决家庭教育中教育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破解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过重的难题。
(二)坚持“需求导向”,明确工作思路
1.做好需求调研。各区县和学校要通过问卷调查、线上线下家访等形式,全面掌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家庭教育需求与建议,深入分析“双减”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制定工作措施,实现家庭教育调研、指导、监督三到位。
2.做好行动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跨学校、跨学段的家庭教育教研共同体,对“双减”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对跨学段、跨学界交叉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对儿童青少年家庭特殊问题进行集中分析,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解决部分家庭与学校沟通不够、缺乏科学指导以及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
3.鼓励创新探索。坚持以区县为主,以校为本,加强在“双减”形势下新型家长学校建设、家长课程与“双减”工作有效结合以及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争取通过有效实践形成一批经验做法,为各地探索“双减”落地提供更多“济南答案”。
(三)发挥“基础优势”,实施四项行动
1.实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在前期千所标准化家长学校及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双减”工作要求,开展首批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中期评估和指导,启动第二批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培育工作,开展家长委员会标准化规范建设,引导家长树立新时代家庭观、育人观,提高家长家庭教育专业素养。
2.实施家庭教育示范区领航行动。对家庭教育工作突出的区县通过遴选评定“家庭教育领航区县”,探索区域家庭教育协同推进机制,以家长学校示范校创建成果、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家庭教育课程建设、“双减”政策落实成效等为主要内容体系,系统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水平,通过示范引领、区域带动,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增效扩面。
3.实施家庭教育教师培优行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机制,各区县和学校要建立由专家、德育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研修团队,定期开展分学段、分年级、分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研修活动。积极探索“双减”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建立健全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切实提高教师家校沟通能力,通过“万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将“双减”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4.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共进行动。深化“泉家共成长”工程建设,与各社区及各级妇联、共青团组织等充分合作,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推进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把服务站点建设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到社区设立家庭教育服务站点,鼓励心理教育专业教师及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走进社区,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各区县要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结合国家“双减”的任务要求和教育部等部门“五项管理”规定要求,把新时期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家长学校建设、家委会建设和提升教育满意度等工作统筹推进。
(二)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发挥市教研院、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职能作用,指导各级教研部门把新时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针对性教师培训,建立学段互通、内容接续的联合教研制度,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教师队伍水平,科学解决家校协同育人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三)加强宣传推广机制。将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双减”政策下助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通过线上线下家访、家庭教育论坛、家校恳谈会、学术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家长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要求,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模式,缓解家长压力和焦虑,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区县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创新方法,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于11月15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联系人:赵鑫,联系电话:66608024。
邮箱:jnsjyjjjc@jn.shandong.cn。
济南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10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