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交通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
|
|||
一、事故案例 2019年4月9日,无棣县信阳镇中心小学一辆校车在运送学生放学回家途中,被一辆货车追尾,造成1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2019年4月9日,乐陵市一辆校车因雨天路滑发生侧翻,造成1名教师和 3 名学生受轻伤。 2019年4月13日,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明水校区)校门口附近,一辆面包车因车速过快导致失控冲向路边树木,在侧翻过程中撞到该校的 2 名学生,致使 2 名学生受伤。 2019年4月14日上午,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名学生骑一辆电动车外出,被一辆大货车碰撞,造成其中 1 名学生死亡。 2019年4 月 17 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2名学生乘坐社会车辆外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 2 名学生 1 死 1 重伤。 二、警示启示 (一)安全教育必须入脑入心。事故的不断发生,反映出当前针对学生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安全风险教育还存在不深入、不全面等问题,安全教育并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没有达到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不少学生还存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缺乏安全意识所带来的巨大危害,麻痹大意往往在不经意间铸成大祸。5 月 4 日,广饶一中 1名高三学生,在晚自习放学下楼时,出于好玩,俯身沿教学楼四楼楼梯扶手下滑,不慎坠落到一楼,经抢救无效死亡,细小行为最终酿成惨剧。 (二)要注意防范化解各种潜在风险。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重视了校车安全,而对其它接送师生的车辆关注度不够。目前,很多学校由于多校区办学,大量接送师生的车辆在校区间往返,由于安全管理跟不上、车辆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方面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同时随着校园面积的扩大,骑乘电动车的师生员工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多种危险因素叠加。加大对新的风险因素、苗头性问题的研究力度尤为必要。比如目前大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的不在少数,安全环境差,极易发生治安案(事)件、火灾事故,“5.5”广西师大漓江学院的 惨剧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故伤亡人员中绝大多数是租住学生,令人痛心。各学校必须加强对在外租房学生的关注。 (三)防范交通事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交通安全是综合性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合力。教育部门要落实教育管理责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充分认识不文明交通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好对学生的监护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交通行为习惯。教育、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应不断健全完善联合督导检查、应急工作、信息会商共享等工作机制,齐心协力管好交通安全。应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共同织密学生交通安全防护网,积极主动发现、消除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 三、建议措施 (一)扎实开展交通等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利用好学校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强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暴力、防自然灾害以等安全专题教育,持续组织应对各类风险的应急疏散演练,确保交通安全教育等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和农村学校,使交通安全常识人尽皆知,着力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严格规范学生外出管理。要严格规范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外出活动,要按照“安全、就近、方便”的要求,适度控制学生规模,尽量利用区域内活动基地或其他就近场所开展课外实践,1000 人以上的校外活动安保方案应向公安机关报备。要针对“研学游”、实习实训、集 体活动等,开展专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选择无安全隐患的车辆出行。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外出活动,外出前要做好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印发给每一名师生,活动中安排足够数量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家长分组看护。需乘车外出的,学校应选用有营运资质单位的车辆,并与车辆所属单位签订责任书,加强学生乘车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出行的绝对安全。要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健全完善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排查、摸清在外租房学生、使用电动自行车学生底数,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基本常识及周边环境风险辨识、自救互 救的能力,做到安全出行、文明出行,严禁饮酒后骑车出行,坚决杜绝乘坐“黑出租”“黑摩的”、违规运营出租车等。 (三)进一步健全学生交通安全工作联动机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周末和节假日安全提醒制度,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微信群等形式,提醒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尤其是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要强化家长(委托监护人)对学生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要通过家长接待日、家长热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渠道,把学校安全教育、安全演练等开展情况向家长进行通报,提醒家长与学校同频共振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以及 上下学途中的监管,严防意外事故发生。要充分发挥安全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定期开展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演练,深入总结分析各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段、地域、原因等情况,不断研究交通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发出风险提示和预警,不断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四)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监管。要加强校园内道路和通行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学校应在公安部门指导下做好校内交通规划,做好校内行车安全管理及风险隐患排查化解,要加强对外来车辆管理,中小学校上、下学阶段应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化手段加强校车及接送师生车辆的智能化管理,落实车辆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车辆的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对车辆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的安全教育。设立公布举报电话、网络平台,鼓励公众举报接送师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定期研究分析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形势,定期安排部署校车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协调解决校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配合辖区公安部门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增强校园周边道路巡逻管控,充分发挥教师、家委会、志愿者队伍等的作用,加强校园周边的交通疏导,维护交通秩序。配合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防止上学和放学期间交通堵塞和人群大量集结。积极配合支持公安等从严查处校园及周边无牌无证、乱停乱放、各行其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