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 |
|||
|
|||
一、语音要标准。应试时, 普通话的声、韵、调要正确;轻声、儿化、变调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要恰当;语调要平稳自然,按照普通话的口语语调来说话, 不带有朗读和背诵的腔调。 二、词汇、语法要规范。命题说话虽然预先有一定的时间准备, 但仍属于即兴说话。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 应试者一方面要注意语音是否标准, 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词汇语法的规范。由于受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影响, 一些应试者在平时说话时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语言在上述方面是否规范, 应试时由于测试环境和心理紧张因素的影响, 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中必须要测查应试者的词汇、语法是否符合普通话的规范, 应试者只能根据要求来准备说话的内容, 使用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格式。 三、无文字凭借。普通话水平测试时, 不允许应试者将与考试相关的资料带进考场。有文字凭借时, 应试者可以先看到要读的字, 对其发音会提前有所准备。而命题说话时应试者对即将发出的音节无法充分准备, 一边说话, 一边斟酌发音, 一边考虑说话的内容, 组织恰当的语句, 这样更容易导致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 四、表达要流畅。有的应试者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话语不清晰, 不流畅, 结结巴巴, 断断续续。主要原因是应试者平时普通话说得太少, 一旦开口说话, 就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五、说满3分钟, 并且要有一定信息量。有些应试者由于准备不充分, 命题说话时没有具体内容, 或者只开了个头就无话可说了, 只好东拉西扯或简单重复相同的内容。还有些应试者实在说不下去, 干脆放弃了应试。这些情况都会被扣掉大量分数。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